"蛟龙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1-10 13:28:56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菲律宾防长洛伦扎纳8日对中国表示不满称,中国背弃不 在南海人造岛礁建造军事设施的承诺,菲律宾将就此向中国提出外交抗议。菲律宾《马尼拉公报》9日报道说,近日中国官方媒体播放了从空中拍摄的永暑礁画面,可看到该岛礁似乎已成为布满军事设施的空军基地。洛伦扎纳声称国防部接到报告说菲渔民遭到中国海警骚扰,他们也将就此进行抗议。

  美国9日也出来“帮腔”。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的高级政策顾问布莱恩·胡克周二批评中国在南海的“挑衅性军事化”活动是在质疑和抵抗国际法。

  针对菲防长称要向中国抗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9日表示,中国在自己领土上进行和平建设,旨在为地区和平、航行安全、防灾减灾、海上搜救、海洋科研等作出更大贡献。中国也需要建 “蛟龙”荣获国家科技大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国家海洋局推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国家海洋局主导的项目首次获得该奖项一等奖。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潜水器本体、母船及水面支持系统、潜航员培训、应用体系等4个方面。在国内仅有600米级载人深潜技术的基础上,组织100多家单位通过连续十余年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解决了7000米大深度耐压、密封、安全技术,可靠水声通信技术,深海复杂环境下精细作业技术等世界性难题,成功研制了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建立了完整的研发和应用体系,创建了载人潜水器深潜作业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由跟跑向领跑的跨越。

  该项目自2002年6月立项,于2009年开始海上试验,连续4年成功完成了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7000米级海上试验,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7062米的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2013年~2017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转入试验性应用阶段,先后在我国南海、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区、西太平洋海山结壳勘探区、西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西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区、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区、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7大海区下潜,涵盖了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实现了100%安全下潜,主要为国家海洋局深海资源勘探计划、环境调查计划,科技部“973”计划,中国科学院深海先导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深部计划5大计划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自海上试验以来,蛟龙号共成功下潜158次,17个潜次作业水深超过6000米,连续大深度安全下潜。总计历时517天,总航程8.6万余海里,获得了丰富多样的海底样品,摄录了大量视像资料,取得了许多国际前沿科研成果。15年来,蛟龙号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7个,发表论文180篇,制定行业标准2项,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蛟龙号的研制和应用开辟了我国深渊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建立了全国开放共享的机制,标志着中国深海载人科研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深海技术装备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社会效益,为人类探索海洋、研究海洋、保护海洋做出了突出贡献。蛟龙号已成为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国重器”。

  据悉,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有271个项目和9名科级专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1项。除了蛟龙号,涉海获奖的还有: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鱿鱼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参与的国家海岛礁测绘重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远海域定位导航与通信融合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设必要的国土防卫设施,有关设施不针对任何国家。陆慷强调,中菲是友好近邻,两国就有关涉海问题保持着顺畅的对话和沟通。


  在这一问题上,菲律宾总统府作出与防长不同的表态。菲总统府发言人哈里·罗克9日在记者会上说,只要中国不进行新的填海造礁活动,就不违反诚信义务,而在现有人造岛礁进行军事建设活动,没有破坏中国的“诚信”。

  菲“社会气象站”9日发布的民调显示,70%的受访者认为杜特尔特的表现比前总统阿基诺三世更好。(任重)......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8-01-09/46794.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