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蓝色防线—2017年海洋预报减灾工作回顾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1-03 15:36:40 

图片海冰调查

图片清理浒苔

图片抗击台风


  如果说“人定胜天”,那么,防灾减灾就是对这句古老格言的最好诠释。从冬到夏,从夏到秋,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一直不曾停下脚步。面对各类海洋灾害,各级海洋部门提早准备、履职尽责,避免了严重损失。观测预报能力不断提升,预报产品及渠道更加多样。新年之初,梳理过去一年的灾情,可以看到一年中预报、减灾工作的付出与收获,也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及时预判 海冰灾情平稳

  每年的第一场海洋灾害不是风,不是潮,而是冰。渤海是一湾相对封闭的浅海,纬度偏北,每年冬季都会形成大面积的海冰。黄海的部分海域也会出现冰情。

  2017年1月,本报记者再次跟随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冰调队和冰调船,对渤、黄海的冰情展开报道。陆路冰调历时5天,对沿岸近20个站点进行了观测。本报刊发了《千里迢迢探海冰》等报道。

  国家海洋局海冰调查持续了20多年,现在已形成了陆海空天立体观测体系,海上有船,陆上有站点和车队,天上有卫星和航空遥感。

  2017年的冰情并不严重。卫星数据显示许多地方只有少量浮冰,有的地方冰薄,不能上人,无人机就派上了用场。总体来看,这一年的海冰并未造成显著灾害。

  一年以冬天开始,又以冬天结束。2017年12月19日,本报一版发布消息《大连市夏家河子海滨浴场大面积结冰》。据专家分析,今冬海冰的出现较往年提前约一周。当地海洋渔业部门及时下达预防灾害的通知。

  不论冰情轻重,防灾减灾的意识不能松懈。有关专家介绍,海冰造成的影响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进入冰期后,渔船难以出海捕鱼。近岸海面养殖区会被海冰所覆盖,浮冰还会割断养殖缆绳,致使网箱鱼类、扇贝等遭受损失。二是大型油轮和海上石油平台一旦被海冰撞损,可能造成溢油事故。三是海冰严重时,会封锁港口、海湾和航道,困住或阻挡进出港的船舶。

  海冰的预判预警,目前仍是比较复杂的课题。全球气候变化,北极海冰的增减,厄尔尼诺现象,都可能是影响海冰的因素。有资料显示,2009年~2012年,北极海冰逐年减少。2012年北极夏季海冰的面积为历史最低。2010年1月和2013年1月即出现了严重的冰灾。而2009年和2010年又似乎都有厄尔尼诺的影响。

  对于人类来说,要真正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尚需时日。但我们对海冰研究的脚步不会停下,在探索与积累中,海冰的秘密将被更多地揭示。

  加强防范 赤潮规模影响显著降低

  对于每年夏季侵扰中国沿海的赤潮、绿潮,人们并不陌生,但对2017年出现的“金潮”,很多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赤潮是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有害生态现象。绿潮是海水中某些大型绿藻(如浒苔)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的。而金潮的主要物种是马尾藻,因其呈黄色,而被称为金潮。

  本报2017年6月1日和6月17日刊发两则消息《黄海东海出现大范围浒苔和马尾藻》《苏北浅滩马尾藻或成海洋新灾害》,虽然篇幅不长,但应引起关注。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数值模拟室主任高松介绍,与往年同期相比,这次马尾藻的规模是有监测数据以来规模最大的。

  6月12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召开的“2017年度黄海浒苔绿潮发展态势”研讨会上,专家预测,2017年黄海绿潮规模总体上将会显著低于往年,漂浮绿藻生物量与往年相比将降低一半以上,而马尾藻的规模显著增加,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灾害。由于大量马尾藻入侵苏北浅滩区,在养殖筏架上堆积,对紫菜等养殖业构成严重危害。

  大自然中会不断出现新的课题,考验人类的智慧和创造。正如浒苔可以被制成肥料、免疫增强剂甚至纱布一样,马尾藻也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和农用价值。变废为宝是有效的减灾途径,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应提升环保意识,培养简约的生活方式,加强管理的举措,避免灾害的暴发。

  2017年夏季,赤潮再次现身我国东南沿海,福建部分海域出现有毒赤潮的消息,还引发了一定的恐慌,本报也作了相关报道。而在7月3日本报三版刊发的通讯《这里为啥远离赤潮危害》则为我们提供了福建东山岛海洋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

  东山岛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为守住一方碧海,当地有关部门强化监管,划定“厂家处理、集中治理、有序排放”三道硬杠杠,在生产企业安装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并通过电脑全程对排放流量及氨氮、总氮、总磷等物质进行记录,发现超标自动报警。对于毁林、盗砂、偷排污水等行为,东山县依法严惩。针对浅海养殖以及滩涂养殖泛滥的情况,东山县逐年加大整治力度,开展‘净湾行动’,划定养殖禁区,实施“断腕式”治理,每月出动近千人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历经多年努力,环东山岛海湾的“微循环”得到极大改善,形成林绿、海蓝、空气清新的优良环境。尽管临近福建赤潮发生海域,东山岛却几乎没受影响。这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实践。

  提早预防 台风频繁登陆无大灾

  台风是最主要的海洋灾害。截至12月初,2017年台风季西北太平洋共生成26个台风。整个汛期中,“苗柏”“洛克”“纳沙”“海棠”天鸽”“帕卡”“玛娃”“卡努”等8次台风过程先后登陆了我国沿海。据统计,今年汛期海洋灾害共造成6人死亡(含失踪),直接经济损失51.5亿元。与去年60人死亡(含失踪)相比,死亡人数大幅降低。2017年12月19日,本报刊发了通讯《大风大浪而无大灾》。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负责人认为:“早部署、早预警、严防范是减少海洋灾害损失的‘法宝’。”

  4月初,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汛期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动员部署整整提前了一个月。防汛期间,南海分局、东海分局、预报中心等防台重点单位认真检查仪器设备,落实岗位责任,做好应对准备。各地方海洋与渔业局也分别开展了汛前自检自查,排除隐患。受台风影响期间,各观测台站实行海浪和风暴潮加密观测,数据到报率均在90%以上。

  随着海洋预报技术的发展,海洋预报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今年生成的26个台风中,年平均24小时预报误差为75公里,年平均48小时预报误差为145公里,年平均72小时预报误差为243公里,预报效果较好。

  2017年,本报共刊发有关台风、风暴潮的报道约50篇,及时发布信息,通报灾情。在这些报道中,各地防灾减灾的一些新举措值得关注、借鉴。2017年1月5日,本报刊发报道《浙江统筹规划渔港建设提升渔船避风能力》,根据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印发的《浙江省渔港和渔船避风锚地建设“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浙江省将基本完成41座渔港的升级改造,形成渔船避风锚地18个。“十三五”期间可实现全省八成以上海洋机动渔船就近分散避13级台风,全省六成以上海洋机动渔船可就近分散避15级台风。护岸和码头抗灾能力达50年一遇标准、防波堤达百年一遇标准。

  8月24日,本报报道了《海洋预报减灾单位携手网易开辟预警新渠道》,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牵头,邀请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北海预报中心等12家相关单位入住政务网易号,为发布海洋预警报提供了新渠道。

  11月16日,本报报道了《山东海洋牧场精细化预报逾百期准确率达100%》,山东省海洋预报减灾中心自2017年7月1日起,将精细化预报产品在海洋牧场、中心网站和官方微信等渠道发布,预报100多期,准确率达100%,并适时增加贴近渔业生产和沿海旅游的预报内容,策划制作更具时代气息和艺术品位的海洋预报影视产品,该中心精细化海洋预报惠及全省30多个海洋牧场。

  这些做法都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7年值得提起的还有冬季台风。台风“启德”“天秤”在12月相继登陆菲律宾,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引起了中国公众的关注。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气象室工程师周群。周群介绍,1949年~2016年,12月份生成的热带气旋共有84个,年均1.2个,其中只有两个在我国沿海登陆。

  尽管冬季台风在我国登陆次数不多,但也曾造成过严重灾害,有资料显示,2004年12月3日~4日,由台风倒槽和冷空气共同作用而引起东海低压的发展,在浙江东部地区引发大范围的暴雨过程。

  灾情总是在变化中,防灾减灾的行动永远在路上,海洋灾害的研究永远在路上。

  预报减灾“十三五”规划出台

  提升海洋防灾减灾能力,需要长远、全面的规划。2017年8月7日,本报全文刊发了《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海洋灾害防治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

  在海洋综合观测能力方面,《规划》提出要优化海洋观测系统布局,按照“一站多能”的总体构想,将具备条件的部分海洋站升级为中心站,同时新建、升级和改造一批岸(岛礁)基、离岸海洋观测站(点),使我国沿岸平均100公里范围内有1个海洋观测站(点),重点岸段30公里范围内有1个海洋观测站(点),近海平均150公里有1个浮标站位。建设“一中心多基地”的离岸观测综合运维保障体系。

  《规划》要求进一步提高海洋预警报服务水平,全球数值预报产品分辨率达10公里,时效达168小时;中国近海数值预报产品分辨率3公里,时效达168小时;在此基础上加工的中国近海综合预报产品网格化分辨率达到25公里,时效达72小时;近海海洋灾害预警报准确率在“十二五”基础上提高3%~5%,完善海洋渔业生产和海上搜救环境保障系统,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保障服务系统,有效提高我国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按照《规划》,我国“十三五”期间将完成全国沿海1/3县(市)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以及沿海省份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选划工作,开展区域海洋减灾能力动态评估。新建6个县级为主的“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在重点海洋灾害高发、易发区建立完善海洋灾情信息员队伍。

  年初之际,重温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有助于我们把握工作的方向。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中,《规划》的内容正在逐步落实。

  1月16日,本报刊发了《全国海上搜救环境保障系统建设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开展的海洋观测网优化与数据处理、海洋预报系统优化与建设、海上搜救目标漂移预测模型研发、海上搜救环境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四大工程,及针对海上搜救推出的一系列举措。

  4月,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编制印发《中国近岸海域基础预报单元划分》技术文件,将我国近岸基础预报单元划分为213个,旨在推动县级海域海洋预报工作的开展。11月30日,本报头版头条报道,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发布“智慧预报+”新产品,全国213个沿海县每天都能收到对应岸段的72小时海洋预报。这是预报中心推出的中国近岸海域基础预报单元预报指导产品,填补了县级海洋预报空白。

  8月,台风“纳沙”和“海棠”在浙江登陆,温州作为全国首批“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城市之一,在应对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月3日,本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台风东海频登陆温州构筑防风墙》的报道,介绍了国家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的经验。

  12月4日,本报刊发消息《广东将建“岸海空天”立体观测网》,根据《广东省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2016年~2020年)》,广东将强化沿海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综合海洋观测能力,沿海每50公里设置1个岸基海洋观测站。中心渔港、重要港口、重要产业园区、重大滨海工程附近至少有1个岸基海洋观测站。初步构建广东省沿海城市海洋灾害观测体系。

  2018年,随着《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的落实,海洋灾害研究的不断深入,最新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各项举措的推出,海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必将再上新台阶。......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guonei/2018-01-03/46686.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