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起国际合作的“蓝色共识”——中国—小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 赵宁 赵建东
9月的平潭温热湿润,迎来一年中的最佳时节,也迎来了众多来自远方的特殊客人。
福建平潭,人称“千礁岛县”。9月21日,以“蓝色经济·生态海岛”为主题的中国—小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在这里召开。
这是我国举办的外宾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高规格的中国与小岛屿国家部长圆桌会议。来自4大洲12个岛屿国家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共同关心的涉海问题开展对话,并通过了《平潭宣言》。
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会议旨在促进各方在重大海洋问题上的互相理解与支持,形成友好合作关系,促进海岛国家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求仁得仁。各国代表在观点的碰撞中,增进了相互理解,交流了各方经验,谋定了合作蓝图。
共同面对气候变化影响
“蓝色伙伴关系”、“责任共同体”成为这次会议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最近我们国家经常被提起,但并不是因为一件好事,而是超强飓风‘厄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府顾问科林·默多克认为,岛屿国家共同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
科林·默多克说,安提瓜和巴布达的人口较少,在海洋防灾减灾、科研和观测等方面的能力建设薄弱。“这次圆桌会议对我们而言是一次宝贵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在国际伙伴的帮助下共同应对来自海洋的挑战。”
格林纳达林业和渔业部部长阿尔文·
马丁·达博里奥说,格林纳达的海洋资源丰富,同时台风也在逐年增多,海洋水质下降,藻类增多。“我们正在积极寻找应对气候变化的办法,提高抵御灾难的能力。我对这次会议充满了期待。”
萨摩亚副总理兼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长菲娅梅·内奥米·马塔阿法表示,岛屿国家高度依赖海洋,但同时也都面临着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恶化等带来的威胁,为此,我们曾召开多次会议,以强调海洋的重要性。此次中国平潭圆桌会议,再次凸显了气候变化对岛屿国家的重要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圆桌会议的交流,实现蓝色伙伴关系,共同分享海洋治理经验,共同承担海洋环境和灾害风险的责任。”菲娅梅·内奥米·马塔阿法说。
助推蓝色经济发展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与岛屿国家开展海洋经济的合作,同样是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
斐济渔业部部长塞米·特乐萨·科罗伊拉维萨乌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岛屿国家,斐济目前仍处于“有资源、无技术”的状态,急需与中国等相关国家开展合作,以推动斐济各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经济大国,也是人口大国。我们希望能够学习中国是如何通过发展经济,养活了如此众多的人口。”在谈及与中国开展合作方面,塞米·特乐萨·科罗伊拉维萨乌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学习”,学习中国的技术与经验,提高自身经济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双方合作的互利共赢。
“圆桌会议对我们实现蓝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渔业局局长约翰·戈麦斯·佩萨阿·利马说,他们国家海洋资源丰富,渔业发达。但是当前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够寻求新的合作贸易伙伴,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巴布亚新几内亚渔业和海洋资源部部长帕特里克·巴沙在发言中指出:“岛屿国家应该形成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分享海洋管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经验,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次圆桌会议是巴布亚新几内亚首次派员来华参加海洋部长级会议。
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在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是一个拥有18000公里大陆岸线的海洋大国,健康、安全、活力的海洋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岛屿国家依海而生、以海为生,将蓝色经济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民众福祉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与岛屿国家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进一步推动务实合作符合双方的发展需求和长远利益。”该发言人表示。
深化海洋领域务实合作
今年6月,中国国家海洋局代表团出席了在纽约举办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并关注到太平洋和加勒比小岛屿国家关于“各方共同应对气候变暖、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洋酸化等挑战,加强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的呼吁。
“同为海洋国家,中国在面对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问题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完全理解小岛屿国家的特殊需求,我们愿意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会见来华出席圆桌会议的岛屿国家代表时说。
此前,中方已与多个岛屿国家海洋相关部门建立了双边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平潭宣言》的通过,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中方与各方在海洋领域的务实合作。
马尔代夫环境与能源部副部长阿里·阿米尔说:“中国此次举办圆桌会议意义重大,使各方能够有机会共同讨论岛屿国家所面临的重大国际议题。希望中国—小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未来能够形成机制,成为互相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可持续发展的‘蓝色引擎’。”......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929/695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