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创新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解读指数报告解读—访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大海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9-11 17:18:00 

   9月5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召开了《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6》评审会。该报告客观展示了我国海洋创新现状与发展趋势,测算了2001年~2015年我国海洋创新指数,定量评估了国家和区域海洋创新能力,并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态势等海洋创新关键问题进行了专题分析。专家组认为,该报告数据来源可靠,方法可行,结果客观,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并建议尽快发布。

  会后,海洋一所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大海就该指数报告编制的背景、意义与数据来源、统计方法、指标体系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本报记者 安海燕


答问 1

  记者:请介绍一下编制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的背景和意义。

  刘大海: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海洋创新是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动力源泉。2017年5月8日,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十三五”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强调要进一步建设完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为践行国家海洋创新战略,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海洋一所自2006年着手开展海洋创新指标的测算,并于2013年启动国家海洋创新指数的研究工作。《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6》是该系列报告的最新一期,之前已正式出版了5本系列报告。

  通过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的编制,课题组探索出一套全面科学评估我国未来海洋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对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客观认识、全面理解我国海洋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国家规划与海洋创新政策制定提供系列重要指标支撑,有助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海洋经济领域的贯彻实施,调动全社会积极关注和参与海洋创新,倡导和树立建设海洋强国的公民意识和信心。


答问 2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编制过程?

  刘大海:2016报告的编制过程分为前期准备阶段、数据测算与报告编制阶段、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2017年初,形成报告编制思路,编写《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6》具体方案。同时,顺利获取报告编写所需数据,在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和国家海洋创新指数顾问组的指导下,组建报告编写组与指标测算组。

  数据测算与报告编制阶段:3月~5月,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组织测算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并根据相应的评估方法测算国家海洋创新指数和区域海洋创新指数,同时编写完善报告文本,形成报告第一稿。

  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阶段:6月,组织测算组进行两轮数据复核和文本稿修改,重点检查数据处理过程与图表;然后,进行小范围内部征求意见,完善报告文本,形成报告第二稿交至管理部门初审,并根据审查意见修改文本形成第三稿。7月,组织进行内部审查和计算过程复核,并根据内审意见修改文本,形成第四稿交至管理部门审查,并根据审查意见修改文本,形成第五稿。8月,组织顾问组审查,并根据审查意见修改文本,形成第六稿。8月23日,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组织专家研讨,并根据研讨意见修改文本,形成第七稿;同时,提交文本稿件给海洋出版社编辑部进行预审。9月5日,在海洋一所组织专家对报告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集中修改,形成正式文本。

  此过程共征求意见70多人次,收到意见和建议约900多条。根据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共吸收意见和建议620多条。反馈意见和建议吸收率约为69%。


答问 3

  记者:该报告以人力资源、平台环境、经费规模等6方面数据说明了我国海洋创新的现状。请问这些数据的来源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刘大海:人力资源、平台环境、经费规模、产出成果等方面数据主要来自科技部的科技统计数据,产出成果中的海洋领域论文和专利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高校海洋创新发展数据来自教育部涉海高校和涉海学科科技统计数据,其他数据来源还有《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等。

  在数据处理过程,所用方法主要是数量关系分析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在重要指标测算时,所用方法包括索洛余值法、数据包络分析等,最后的指数评估所用方法是标杆分析法。


答问 4

  记者:对于海洋创新的质量、效率和能力,该报告给出了评估分析。请介绍一下海洋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是什么?

  刘大海: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是指衡量一国海洋创新能力,切实反映一国海洋创新质量和效率的综合性指数。报告基于创新型海洋强国的内涵分析,从创新过程选择分指数,最终确定了海洋创新资源、海洋知识创造、海洋企业创新、海洋创新绩效和海洋创新环境5个分指数。遵循指标的选取原则,选择25个指标形成国家海洋创新指数评估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我国海洋创新能力在创新链不同层面的特点。其中,海洋创新资源分指数采用海洋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强度、人力投入强度等指标;海洋知识创造分指数选取海洋科研人员的发明专利、著作、论文等指标;海洋企业创新分指数选取企业海洋综合技术自主率等指标;海洋创新绩效分指数选取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指标;海洋创新环境分指数选取人均海洋生产总值、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所占比重等指标。


答问 5

  记者:除了国家海洋创新指数,该报告还对区域海洋创新指数进行了评估分析。请问,国家与区域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3个区域的选择是出于何种考虑?

  刘大海:区域海洋创新是国家海洋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海洋创新的格局。对区域海洋创新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分析,可以为我国海洋创新格局的优化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报告从3个层面对区域海洋创新进行评估。

  首先,对沿海省(区、市)区域海洋创新指数的分析,有利于明晰区域海洋创新梯次,为国家海洋创新力量布局提供参考。

  其次,对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北部湾经济区5个经济区区域海洋创新指数的分析,旨在探讨其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以更好地发挥五大经济区的辐射作用与引领作用。

  第三,北部、东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圈的分区依据来源于《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其区域海洋创新指数的分析,有利于认清三大海洋经济圈的发展优势与弊端,为相关政策制定服务。


答问 6

  记者:该报告称,国家海洋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请介绍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

  刘大海:海洋经济为海洋创新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从而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海洋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海洋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引擎,海洋创新持续推动海洋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是指导海洋事业不断突破、实现海洋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答问 7

  记者:该报告对我国6个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请介绍一下这些示范区所取得的成果。

  刘大海:6个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在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方式、产学研一体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各示范区完善了配套政策措施,创新了管理手段,探索形成了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如山东省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合作协调机制、财银合作机制、第三方科技与服务支撑机制夯实区域示范工作保障。通过搭建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等。

  在创新支持方式方面,各示范区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如福建省通过搭建金融平台,拓宽海洋经济发展的资金渠道,深化与金融保险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

  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通过区域示范项目实施,探索创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新机制。如广东省通过政府、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企业等的大力参与,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战略协同创新、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以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为主导的技术研发协同创新和以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联合的自主创新等4种协同创新模式。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通过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省建设,有效解决了海洋药物业、海水高效养殖业、海洋装备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一批技术难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答问 8

  记者:报告从最新国际海洋研究计划规划以及研究热点方向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态势进行分析,能否简要概括一下目前的国际海洋研究热点及其意义?

  刘大海:重要国际组织和海洋国家对海洋领域的热点方向保持了持续的关注。海洋研究依然呈现出以中长期研究战略和计划作为引领、以重要海洋研究问题作为导向、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态势。2016年期间,国际海洋研究战略规划主要围绕区域性海洋可持续发展问题、北极等热点战略研究区域和重要战略性科技问题3个方向,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全球变暖对海洋的影响问题、北极研究、海洋灾害研究等成为较为突出的研究主题。这些海洋研究热点方向对进一步实现海洋价值、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答问 9

  记者:请介绍一下报告编制团队的情况。

  刘大海:《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6》受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委托,由海洋一所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具体组织编写,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提供了数据分析支持,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参与编写了海洋论文、专利和国际海洋科技研究态势专题分析等部分。编制团队成员来自海洋经济、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情报学等不同专业,团队自2006年着手开展海洋创新指标的测算工作,在海洋领域科技指标测算、海洋情报信息收集分析、海洋创新规划与政策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基础。答问 2答问 3答问 4答问 5答问 6答问 7答问 8答问 9“振海2号”自升式钻井平台......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911/69175.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