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美了沙滩 热了旅游——生态用海管海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8-17 16:16:47 

■本报记者 路涛


  8月4日,远在扬州的郑露莎转发了她三姨在朋友圈“晒”的一个小视频。视频里海浪拍打着沙滩,大人孩子尽情玩耍。三姨深情附言并点赞:“恢复到了几十年前的模样。”短短11个字的背后,是满满的欣喜,也是对现今洞头沙滩整治修复成果的认可。

  视频里记录的那片沙滩,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大门岛豆岩村。几十年来,那里虽然只是一片小小的沙滩,却是豆岩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生动写照。

  沙滩从有到无,从无到有,豆岩人看到的是村里环境好了,游人多了,自己的腰包鼓了,乡亲们的笑容更灿烂了。感受到的是,为了恢复海岛优美的自然岸线,提升岸线景观功能,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局下大力气,以海洋生态文明为抓手,管好、用好、治好眼前的这片海的决心。

沙滩慢慢消失了

  “2017年夏天,去豆岩沙滩看海。”在大门岛,这句话火爆朋友圈。今年五六月份,通过岸线修复,沙滩失而复得,令豆岩村人倍加珍惜。

  豆岩村,又名豆腐岩村,风景秀美。一片美丽的沙滩,位于村子的小港湾里。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经洁白细腻的沙滩,变成了一堆粗粗的沙砾。再后来,小港湾的最外面筑起了堤坝,一半填海造地拉动村里经济,一半供给渔民停船。郑露莎亲眼目睹自己小时候常去玩耍的一片沙滩上,作业车正在挖沙,沙滩在这片海域慢慢消失了。

  到了本世纪初的头几年,不仅是豆岩村的沙滩,洞头沿海村海岸线上零零散散的小沙滩,都在一点点消失……

  “沙滩有什么用?”曾是那一时期人们的普遍共识。美丽的沙滩,不是被填海造地、建了码头,就是成了采沙场,大规模挖沙建房。

  由于缺乏保护意识,那些年里,豆岩村海洋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差。赤潮频频出现,导致主产品羊栖菜大量减产,养殖户亏损严重。海水受到污染,村民辛苦捕来的海鲜,不敢吃了;辛苦搞起来的养殖,越来越难以为继。

  现实面前,豆岩村人开始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发展,注定都不会长久。

  与大门岛豆岩村一样,洞头东屏街道东岙村,也曾走过同样的弯路。东岙村前也曾有片美丽的沙滩。上世纪80年代起,村民非法采沙,东岙沙滩破坏严重。

  “到外面看到人家的沙滩很漂亮,我们就很后悔。”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张海环说这话时,一脸无奈。

“变化天翻地覆”

  “现在这片沙滩又回来了!既希望大家能去玩,但又有点私心,不想让那么多人知道。”一年多没回村里的郑露莎,看到这熟悉的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在滩涂里抓螃蟹,在石头堆里拾海螺,是小时候她每次回外婆家最喜欢的娱乐项目,“心早就飞回去,想带儿子也感受一下。”

  8月4日,周五。郑露莎的父母,还有几个亲戚,从乐清驾车到大门岛上过周末。自从到大门岛的跨海大桥通车、沙滩也整治修复后,他们时不时地就会回岛上看看,玩玩。修复后的沙滩,干净、洁白、细腻,吸引了很多洞头周边的人前去游玩。

  每到傍晚,这里的暑气便会随着海风徐徐远离,夕阳也收敛光芒,变得柔和起来。这时候,豆岩村的堤坝上就停满了汽车。每天平均有两三百名游客来这里游泳、戏水,感受海风的清凉。周末时,大门岛大桥迎来车流量高峰,其中有不少是奔着这里的沙滩而来。200米长的沙滩上,人声鼎沸。

  环境好了,游人自然也多了。从事旅游业的商家也不再舍近求远,一批批的游客被带上了大门岛。滨海旅游热了,村里人摩拳擦掌,纷纷搞起了农家乐。

  同样,已经完成修复的东岙沙滩,也是旧貌换新颜。

  7月下旬,记者在东岙村采访时,对修复后的沙滩留下深刻印象。远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沙滩与古朴的渔船、沿岸色彩斑斓的“海味”民居相映成趣,别有一番“小清新”的气质。

  “这一年,变化可说是天翻地覆。”张海环说的变化,不仅仅是沙滩的修复、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更是村民精神风貌的变化、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

  东岙村党支部书记林振平告诉记者,现在沙滩修复了,村里环境好了,村民的精气神也提起来了。以往来村里的游客,基本都是体验性的海岛一日游。硬件环境跟不上,自然留不住人。如今,仅沙滩修复这一个项目,就足以吸引游客既来之,则安之。看中商机的村民,纷纷转型干起了农家乐,搞起了民宿。目前,全村50家民宿,档次高的民宿一年最高可赚40多万元。旺季时,遇上周末甚至一房难求。

  “一到下午5点多,整个沙滩上都是人。”紧邻沙滩的是东岙村最大的渔家乐——东海渔家。这种热闹的场面,让老板洪求强有些应接不暇。经营渔家乐十几年了,让他应付不过来的时候并不多。今年,为了应对大量的游客,他不得不在村里又招了好几名女工过来帮忙。

  沙滩的修复,带动了整个东岙村旅游业提质增效。仅去年一年,全村旅游产值就达1200万元。

  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李昌达告诉记者,通过实施岸线资源整治修复、沿海村居改造升级、生态廊道建设等项目,洞头的海岸线靓了、村容村貌变了、海岛美了,游客蜂拥而来,渔村渔民顺利实现转产转业。

  “目前,位于蓝色海湾整治区域的渔家民宿达151家,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实现1053位渔民转产转业。”李昌达说,截至今年4月,洞头区旅游总接待人数已达131万人,同比增长9.2%。


建设“海上花园”

  “现在谁要是再来挖沙,会被人打的。”站在东岙沙滩前,面对眼前这片历经变迁的沙滩,张海环说。多年来,被毁掉的沙滩一直是东岙人心头的痛。用简单粗暴的发展方式对待优质的海洋自然资源,洞头人尝到了苦果。

  要把洞头建成“海上花园”,就必须改变过去的错误理念。深刻的领悟和觉醒后,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局紧抓生态用海、生态管海、生态治海,主动谋划蓝色海湾整治。

  2013年,洞头区开始进行蓝色海湾整治。哪些岸线要修复、哪些沙滩要恢复、哪些生态景观要保护,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局精心组织,全力实施。

  “一两年没来,洞头大变样了。”来洞头的游客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历经3年,洞头是变样了,但由于资金缺乏,还有很多项目迟迟不能推动。2016年7月,从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传来一个好消息,温州顺利通过国家海洋局审核,成为在全国首批获准开展蓝色海湾整治的8个沿海城市之一。而温州精心选择的就是洞头,在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核心区打造蓝色海湾。

  有了中央海岛和海域保护资金的支持,洞头打造蓝色海湾、建设“海上花园”的愿景如虎添翼。当东岙村前的沙滩开始吹沙、施工车进驻后,村民们自发前来观看,满心欢喜。这不仅仅是一片沙滩的修复,也是对生态资源、对眼前这片赖以生存的海洋的再认识。

  今天,东岙沙滩已经恢复了往日模样,修复沙滩面积1.84万平方米,岸线总长135米。

  “修复生态湾区,再踏浪平细沙。”看到三姨分享的视频,远在扬州的外甥女郑露莎心痒痒的。一年多没回家的她,盼望着早点回去看看。她只想告诉年幼的儿子:“太婆家门口,有片美丽的沙滩呦。”......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817/68619.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