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与蓬莱

来源:蓬莱八仙过海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3:00:56 

神话传说中的八仙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影响深广。最早可上溯到唐宋时期,诗词、杂记中就有八仙之说。《太平广记》中也有八仙人物的记载,但其中所涉及的人物并非后世人们所传的八位仙人。至明代吴元泰所撰《八仙出处东游记》中,才认定为汉钟离、铁拐李、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八位仙人,一直相沿流传迄今。

八仙故事原是几个独立的仙话,既不同属于一个时代,也不同属于一个阶层。据《列仙全传》、《历代神仙通鉴》记载,汉钟离是汉代大将军,征吐蕃失利,奔逃迷路时遇上仙人,授以仙术而成仙的。吕洞宾是唐末五代人,怀才不遇,三举进士不第,后经汉钟离点化,火龙真君传授,修道成仙,被奉为全真教北五祖之一,是八仙的中心人物。铁拐李是一个综合民间流行的跛脚丐仙形象,他本质善良,虔诚修道,济世度人。从沈汾的《续神仙传》看,蓝采和也是五代人,其身份是一个游戏人间、贫穷的民间歌者,元明时期的戏曲把它描绘成一个演员。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仙,《东游记》说她是广州增城县人,是在民间仙姑基础上经过民众仙化发展而丰满起来的女仙。韩湘子相传是韩愈的侄孙,托迹江湖,落拓不羁,经吕洞宾“七试”而成为其弟子,有关他的故事,唐代殷成式的《酉阳杂俎》就有记载。张果老在《唐书•方伎传》中就有了详细记载,他能预知未来,仙术无穷,以寿者的面貌出现在仙话中。曹国舅是宋曹太后之弟,因看破红尘,隐迹山岩修道,后遇钟离权、吕洞宾指点成仙。

既然是八位神仙,他们的身世本无所考,也无深究的意义。然而神话在不断创造、流传、丰富的过程中,见于文献典籍却言之凿凿,把他们从天国拉到人世,或修行或超度,人亦可以成仙。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祈求健康长寿、和合欢乐的对象。八仙中有皇亲国戚,有将军,有儒生,有优伶,有乞丐,有富家子弟,有银发老翁,有民间村姑。他们的身份基本上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们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比附对象。

神话传说是口头文学,在人们口头流传的过程中,无数民间艺术家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加工、丰富、创造出了八仙的形象。尽管神的最高权威在八仙面前还显示着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尊严,但八位仙人实际上并不甘愿受玉皇大帝的管束,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是天上仙人中的一个“散仙”流派。人民在现实中遭受压迫,不能实现的愿望,就把它寄托在幻想世界里,用想象和借助想象力支配自然,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八仙的故事中就寄寓着人民的思想、意志和愿望。八仙同情劳动人民,给予关怀和暗中帮助,惩恶扬善、抑富济贫。人民的口头文学创造了八仙,八仙自然受到人民的喜爱。特别是八位仙人各有各的卓越才干,各有一手应变的绝招,成为智慧的化身,给人们以极大的启迪和鼓舞。他们的神奇故事数百年来结晶成一句民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人民心中留下了可资借鉴的榜样和永久的魅力。

蓬莱自古就有仙人仙岛的传说,当年秦皇汉武都曾慕名而来,在这里寻仙求药,奠定了这里在中国东方神话中的策源地位,致使“蓬莱”二字成为“仙境”的代名词。这样一处自古便以仙人出没相传的名胜,一到八仙传说流行,当然会有许多八仙的故事加盟进来。于是,蓬莱便于八仙结下了不解之缘,“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大量托名八仙创作的雅而不俗的诗文,早已把八仙与蓬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八仙信仰在蓬莱的民俗文化中无处不在。诗文中的八仙,戏曲中的八仙,美术中的八仙,武术中的八仙、行业中的八仙、礼仪中的八仙、器物中的八仙、医药中的八仙、名吃中的八仙、花果中的八仙等等。还有明八仙和暗八仙及古代过海八仙及当代企业家八仙之分。真可谓八仙因蓬莱而传奇,蓬莱因八仙而神秘。尤其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蓬莱出现了以八仙信仰为主题的景区--八仙过海口。这一风姿绰约的海上景观,与蓬莱阁一左一右,一山一海,形成了一对相映成趣的姊妹篇,使神山仙海的文化底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神仙文化的发掘利用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诚如越南友人黄文欢先生在蓬莱的题词所说:“八仙过海传闻如此多奇;万事由人风景这边独好。”更有书坛泰斗欧阳中石的佳联写道:“常称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莱会神仙”。用神仙文化打造的人间蓬莱,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她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美好的憧憬与遐想。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