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建议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8-16 16:05:30 

■马明辉 兰冬东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由北部辽东湾、西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5部分组成,海域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2796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85米,20米以下水深的海域面积占一半以上。渤海上承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流域,纳受了辽河、海河、滦河、黄河、小清河等50余条入海河流,河口湿地面积广阔,在我国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独特的功能;下接黄海,是北方门户,地缘优势独特;三面环陆,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毗邻。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渤海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受损,海洋生态灾害频发,海洋环境风险明显增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渤海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近岸水环境污染严重。2001年~2015年,渤海优良水质(符合一、二类海水标准)海域的比例由95.7%下降至78.3%,劣四类严重污染海域的比例由1.8%增加至5.2%。2001年,渤海劣四类严重污染海域仅局限在辽东湾、渤海湾近岸局部海域;2015年,已经扩展到大部分近岸海域,并向三大海湾中部扩展。近年来持续严重污染的海域主要集中在双台子河口—辽河口、天津滨海新区、莱州湾等近岸海域,此外,葫芦岛绥中近岸海域水质近年来也明显变差。

  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2007年~2015年,渤海主要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重金属(铜、铅、锌、镉、汞)和砷等,年均入海总量在85万吨左右。陆源污染物排海之后,主要通过稀释扩散、化学形态转化、生物吸收代谢、沉积和矿化、再悬浮和释放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渤海海域环境质量产生全局性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堪忧。2004年以来,渤海6个海洋生态监控区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渤海重要的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其中,锦州湾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不健康状态,双台子河口和滦河口—北戴河口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河口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另外,渤海自然生境丧失严重,自然岸线年均丧失40余公里;渤海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破坏退化严重,渔业资源衰退,重要经济渔业资源减少近60种,鱼类群落结构简单化,个体小型化趋势明显。

  海洋灾害风险攀升。2006年至今,渤海共发现132起不同规模的溢油事件,其中蓬莱19-3油田溢油等重大溢油事件更是对渤海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2010年~2016年,年均发现赤潮9.8次,年均累计发生面积达2266平方公里。渤海海冰灾害不容忽视,2008年~2013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76.95亿元。此外,渤海滨海平原地区还是我国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高发区。2012年莱州湾海水入侵高风险区面积为1422平方公里。辽东湾北部地区、河北沧州和山东黄河口地区和莱州湾地区土壤盐渍化比较严重,盐渍化范围一般距岸10公里~30公里。辽东湾东部熊岳附近砂质海岸、辽东湾西部绥中砂质海岸、秦皇岛砂质海岸侵蚀严重,2009年~2012年受侵蚀岸线长度为81.7公里,其中滦河口至戴河口岸段年均侵蚀速度达到11米。

渤海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渤海近岸水环境污染持续加重的主要原因是“进的多、出的慢”。“进的多”包括两方面:一是来自流域,渤海承接着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流域,近岸水环境污染特点是“陆源污染为主、流域污染为主”,80%以上的海洋污染来自于陆源,80%以上的陆源污染来自于河流入海排放。2009年~2014年,渤海入海河流劣五类水质断面平均比例为67.8%,监测的149个陆源入海直排口超标排放比例均在70%以上,主要河流的年均入海污染物总量为94.5万吨,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二是来自环渤海区域自身,1978年~2012年,环渤海区域GDP总量由829.2亿元增长至13.2万亿元,人口密度和GDP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和4.7倍。而且环渤海区域承载的工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由此产生的大量污染排放被转移到海洋,使得污染物入海量日益增加。“出的慢”是指渤海的水交换能力较弱。渤海三面环陆,东面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连,是个瓶颈式的半封闭内海,由于封闭性强、水交换周期长,导致渤海污染自净能力差,将承接下来的入海污染物交换出去的能力弱。

  渤海海洋生态退化的直接原因是污染物排放和海岸带开发,间接原因是沿岸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激增。渤海围填海等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强度较大,近10年来环渤海三省一市年均批准填海造地约53平方公里,滨海湿地、滩涂等重要生态系统遭到占用破坏,开发压力超过生态承载能力,导致环渤海地区近岸和近海生态系统不同程度地出现破坏退化。仅双台子河口湿地面积较上世纪80年代就减少60%以上。渤海典型生态系统“三口三湾”(双台子河口、滦河口—北戴河口、黄河口、锦州湾、莱州湾、渤海湾)自2008年以来均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

  溢油事故风险加大是近年来渤海油气开发活动加强的必然结果。渤海已开发海上油(气)田40个,平台294个,浮式生产储油装置6个,总井数3596口,油气产量占我国海上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加之进出渤海船舶年均约60万艘次,导致渤海海上溢油事故风险增大。富营养化和赤潮灾害与前面提到的陆源入海排污中营养盐量的显著增加紧密相关。

  入海河流泥沙减少和不合理海岸工程是造成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尤其是在沿岸旅游沙滩上修建的一些简易的旅游设施和工程,改变了水动力条件,遭成局部海岸严重侵蚀。滨海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近5年来,辽宁盘锦和葫芦岛、河北秦皇岛、山东潍坊昌邑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了7米~10米左右。地下水位下降,改变了滨海地区咸淡水的动力平衡,造成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加重。


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重点推进陆源入海污染总量和排放标准“双控”制度体系建设与实践,实施“蓝色海湾”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在天津市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试点示范基础上,完善以“环境状况监测评价—陆源污染负荷及来源分析—近岸水质管理控制目标制定—陆源污染削减量计算与分配”为主线的总量控制框架体系,并陆续在渤海湾、辽东湾、莱州湾等海湾建立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在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全面建立“河长制”并实施入海河流断面监测考核制度。推进实施“蓝色海湾”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开展大蒲河、戴河、洋河等小流域污染治理,限时取缔非法和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环渤海污染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格对沿岸直排海污染源的排污管控。

  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加强各级各类海洋保护区管理,规范海洋保护区建设,扩大保护区面积,健全监控体系,提高保护成效。推进“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等重大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实施退堤还海、清淤疏浚等措施,恢复和增加海湾纳潮量,因地制宜建设海岸公园、人造沙质岸线等海岸景观。开展以种植柽柳、芦苇、碱蓬为代表的滨海湿地,河口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受损岛体、植被、岸线、沙滩及周边海域等修复,开展海岛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生境调查和保育、修复,恢复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有效修复和整治双台子河口、黄河口、辽河口等重要河口,辽东湾、莱州湾、渤海湾等重要海湾,长兴岛至盖州、葫芦岛、北戴河、莱州湾、六股河入海口等侵蚀严重岸段,葫芦岛南部至秦皇岛、滨州北部古贝壳堤、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以及烟台渤海侧的砂质岸线和其他脆弱自然岸线。

  加强信息共享。以近岸海域水质考核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在海洋、环保、水务、交通等涉海部门间建立长效数据共享机制,将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陆源入海排污数据、流域断面监测数据、河流断面流量数据等重要的数据信息统筹共享,在统一协调的总体框架下,逐步实现陆域和海域环境监测指标、监测方法、评价标准等的有效衔接,共同推进近岸水质考核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建设等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协同做好信息公开等相关工作,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加强统筹协调。一是建议强化渤海环境保护省部际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负责统筹协调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跨领域、跨部门的重大问题。二是创新工作机制。理顺国家部委和环渤海三省一市事权划分,三省一市政府统筹管理、具体实施,部委监督、考核。三是强化责任落实。通过监测断面考核、“河长制”等制度,将渤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逐级分解细化至各行政区域,并建立配套的责任考核机制。

  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一是强化法规建设,鼓励各地研究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性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二是健全制度体系。重点抓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区域限批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制度的建设,着力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陆海统筹的生态保护修复与区域污染防治联动等机制,切实做到用制度体系保护渤海生态环境。三是落实督察制度。严格落实《海洋督察方案》,在贯彻落实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围填海总量控制和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等重点方面,对各级海洋部门和海洋执法队伍依法履行行政管理及执法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作者分别系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战略研究与信息服务室主任、中国太平洋学会亚太海洋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战略研究与信息服务室高级工程师)......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816/68610.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