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的“海洋能”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8-07 15:27:08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砥砺前行,铸就新辉煌的5年。5年来,广大海洋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细化形成经济富海、依法治海、生态管海、维权护海和能力强海五大体系,深化海洋管理改革,推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格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海洋领域军民融合,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开创了海洋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本报从即日起开辟“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回顾这五年海洋领域的新发展,总结海洋强国建设的新成就,讲述海洋的新故事,解读极地、深海、大洋的科考新航程。





■ 本报记者 朱彧


  曾经徘徊在实验室许久的海洋能技术,经过短短几年,而今已成功进入应用领域,部分成果甚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这是只争朝夕的5年。

  曾经,世界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仅1.2兆瓦。如今,我国的LHD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打破了这一纪录,装机容量达到3.4兆瓦。作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生产的发电机组,创造了“世界之最”。

  2017年初,中国科学家成功自主研发的“海浪发电机”——鹰式波浪能发电技术和整套装备设计,不仅获得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发明专利授权,还获得法国船级社的认证,标志着这一技术具备了产业化和走向国际市场的技术条件。

  ……

  海洋能,这座沉睡多年的蓝色能源宝藏正在被“唤醒”。中国的海洋人正以艰辛的努力和探索,逐渐揭开海洋能开发利用的“面纱”。


技术成果跻身世界前列


2010年以前,我国海洋能技术研发仅为有限的几家大学和研究机构孤军作战,长时间徘徊在实验室验证阶段。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海洋能开发利用,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专门设立海洋能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支持海洋能示范工程、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新技术研究试验以及公共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

  6年之后,这一现象迅速成为历史。目前涌现出50余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前景好、符合我国海洋能资源特点的波浪及潮流能转换新技术、新装置,是前30余年研发成果的5倍以上。部分装置正在走出实验室,开始在实海况条件下进行可靠性验证,逐步向装备化发展,具备了在海岛地区应用及推广的能力,拥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研制的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万山号”,就是针对我国海洋能资源特点设计的新型波浪能发电技术。海试结果显示,该发电装置在相对较低的研发成本情况下,多项关键性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波浪能技术,具有在海岛等缺电地区应用推广的前景。

  在潮流能技术开发方面,浙江舟山联合动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的装机容量达3.4兆瓦、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首批1兆瓦模块发电机组于2016年8月15日下海成功发电,8月26日并入国家电网。截至2016年底,累计发电17万度,一举使我国潮流能发电装置装机规模、年发电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多个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第三个实现兆瓦级潮流能并网发电的国家。

  6年前,我国只是国际海洋能舞台的一名看客,与世界水平的交流极少。

  2011年,我国加入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海洋能国际组织,成为第19个成员国,并于2013年成功举办了第24次执委会会议。在2015年举行的第29次执委会会议上,我国提出的“温差能资源调查”新建议被列为备选议题。

  另外,我国与欧盟等海洋能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双边或多边的渠道签订了多个海洋能开发的合作协议,与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有关共识,为今后我国海洋能技术“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这些成果的取得,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海洋能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使我国真正成为国际海洋能社会的一员,中国的海洋能开发进程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保障体系业已初步建立


  此前,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支撑服务体系几乎一片空白,产业规划、研发目标、设备标准、试验海域、测试依据缺失,海洋能发展十分缓慢。

  短短几年,海洋科技工作者不仅摸清了我国海洋能资源分布,搭建了我国海洋能标准框架。同时,借鉴国际海洋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启动了国家海洋能试验场建设,以利突破严重制约海洋仪器装备和海洋能发电装置从实验室试验走向海上实际应用的瓶颈。近几年,山东浅海试验场、浙江舟山潮流能试验场、广东万山波浪能试验场为核心的国家级海洋能海上试验场已从规划变为现实,并陆续启动了一期工程建设,我国海洋能开发的支撑服务保障体系初步成形。相关研发单位、装备制造企业以及能源开发企业将持续进驻,逐渐形成三大海洋能综合测试及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

  2016年,我国海洋能重点区资源勘察与选划、海洋能室内测试平台、海洋能海上试验场等综合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无论是海洋能装备的研发制造,还是扩大示范工程规模,其背后都离不开海洋能科技创新人才提供的有力支撑。

  如今,海洋能研发队伍迅速壮大,产学研结合的队伍结构正在逐步形成。研发单位已增加到近150家,企业在结构组成中占比42%,且民营企业显示出迅猛势头。此外,海洋能学科已被教育部列为国家基础学科,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可再生能源分会成立……这些都标志着海洋能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及社会基础已经具备。

  在海洋能标准化工作方面,目前我国共发布实施了《海洋能开发利用标准体系》等4项海洋能行业标准,另有《海洋可再生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指南》等20项标准正在制定,这将为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稳定发电”愿景指日可待


  目前,加快开发利用海洋能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海洋强国、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海洋能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未来几年,我国海洋能发展要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就在今年,国家海洋局出台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围绕提高海洋能装备技术成熟度,强化工程示范带动,推进企业作为技术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强海洋能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促进海洋能工程化应用。

  在潮流能方面,重点实施兆瓦级以上潮流能规模化开发示范,进一步降低潮流能发电成本,使我国潮流能技术、规模保持世界领先。

  在波浪能方面,重点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兆瓦级波浪能示范电站建设,使我国波浪能开发技术和规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建立一批先进的产业创新和公共支撑服务平台,推进海上试验场进入业务化运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我国海洋能商业化进程。

  到2020年,实现海洋能装备从“能发电”向“稳定发电”转变,全国总装机规模超过5万千瓦,建设5个以上海岛独立电力系统,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水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海洋能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跨越。......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807/68433.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