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7-2020年)》发布实施 布局“一体、两带、三区、四园、多点”
权威发布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我省海洋牧场发展布局,加快推进我省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省发展改革委、省海洋与渔业厅共同编制了《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7-2020年)》,并于近日,经省政府同意正式印发。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邀请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宋继宝,省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处处长李秋生、省海洋与渔业厅规划财务处长段建文介绍《规划》有关内容。
布局“一体、两带、三区、四园、多点”
《规划》提出,将根据根据水域自然禀赋、渔业产业特点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牧场特色和建设类型,优化牧场产业结构,打造“一体、两带、三区、四园、多点”的发展空间布局,同时划定禁止发展区。“一体”即建设人工鱼礁主体区;“两带”即建设滨岸观光渔业带和离岸休闲海钓带;“三区”即设黄河三角洲海域大宗贝类底播区、半岛东北部海域海珍品底播区和半岛南部海域高值贝类底播区;“四园”即建设莱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园、烟威近海贝藻生态园、半岛东部“海洋蔬菜”生态园以及海州湾种质养护生态园。“多点”即依据海区自然条件和装备类型布局,建设多处装备型海洋牧场,推动牧场渔业由近岸向离岸深水区域拓展。
建设投礁型、游钓型、底播型、田园型、
装备型五种类型海洋牧场
投礁型海洋牧场:依据海区环境生物承载力,以投放人工鱼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核心,科学布局建设投礁型海洋牧场。
游钓型海洋牧场:以休闲海钓为核心,完善“投放生态礁、放流恋礁鱼、建设海钓船、整治海岸线、提升服务能力”五配套,注重全产业链、全服务链衔接,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和特色鲜明的“海上高尔夫”。
底播型海洋牧场:以底栖贝类和底栖海珍品的增殖为核心,对海域滩涂进行整体规划,按园区模式打造。
田园型海洋牧场:以立体、循环、生态养殖为核心,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实现鱼虾贝藻参多营养层级科学增养殖。
装备型海洋牧场:运用现代技术装备,发挥离岸养殖核心特色,在深远海建设以大型智能网箱、深海养殖工船、养殖平台为主要设施的装备型海洋牧场,融合应用养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养殖生产的集约化、装备化和智能化。
到2020年建设省级海钓基地30处
《规划》指出,到2020年,海洋牧场的水产品年产量稳定在450万吨,产值达到950亿元,建设省级海钓基地30处,游客年接待能力达600万人次以上;建设以深水智能网箱、养殖休闲平台、养殖工船等为主体的装备型海洋牧场10处。将海洋牧场打造成优质高端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