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海战霸主与国力象征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7-28 11:12:42 


■王笠铭


  日前,辽宁舰航母编队停靠香港,首次向公众开放参观。短短5天,香港刮起了一股“辽宁舰旋风”,近3600名香港市民登上辽宁舰参观,参观航母编队的市民更是多达5万人。香港媒体报道称,一艘辽宁舰,胜过千言万语,抵得上千军万马。我国第一艘航母的魅力,可见一斑。

  事实上,自诞生之日起,航母就是“大国之重器”,是海战的霸主和国力的象征。相对于悠久的世界海战史而言,航母其实是一种非常年轻的水面舰艇类型。航母的设计建造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问世迄今不过百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中,航母开始崭露头角。二战中后期,航母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场上的绝对核心和主力。二战结束后,航母作战使用开始转型,但其地位愈加稳固,依然是海上最强的作战平台。战后,尽管各国海军在役航母数量锐减,但拥有航母的国家明显增多,几乎所有大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加紧建设自己的海上航空兵力。

  二战结束后,马岛战争成为航母最后一次大规模直接应用的现代海战,迄今已逾30年。30多年来,新军事革命方兴未艾,信息化战争呼啸而来,航母的战略运用与时代发展相得益彰,焕发了新的光彩。笔者认为,现阶段的航母战略运用包括3个方面:

  首先,航母可以有效地投入不同强度的战争行动。在战争行动中,航母编队具有无可比拟的整体作战能力、机动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在海上可以有效进行海洋控制和力量投送。机械化战争时代,航母是一个大型机械化平台;到了信息化时代,航母又成为大量信息系统以及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综合集成者”。航母编队机动性强、依赖性小,介入和撤出战争都十分方便,便于控制战争规模。核动力航母是持续作战能力最强的水面舰艇,其行动基本不受时间限制。目前,比核动力更胜一筹的推进动力是全电推进系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我国已走在世界前列,未来实现全电推进的航母不但能够有效增强持续作战能力,甚至能够用一艘“全能舰”代替目前庞大的航母编队。

  其次,航母还可以灵活地运用于各种非战争行动。后冷战时代,航母在战争中大量应用的可能性急剧降低,其作战运用基本上是以在小规模武装冲突中力量投送或威慑的方式存在。与此同时,航母的非战争应用范畴不断扩大。例如,在印度尼西亚海啸、日本核泄漏事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救援中,美国航母就曾发挥了其他水面舰艇无法企及的作用。

  最后,航母可以作为体现国家意志和传递政治意图、外交动向的有效媒介。如今,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然降低,航母无与伦比的实力展示作用在国际政治和外交中显得更加实用。如这次辽宁舰编队驶入香港,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强大实力,激发了香港同胞的爱国情怀,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过去道家认为“兵者,国之重器也,不可轻易示人”,但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航母作为大国重器,“示人”以达到政治与外交目的,也是航母运用的应有之义。......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728/68305.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