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智慧——访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主任何广顺
■本报记者刘川
近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组织召开了2017年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学术年会,会议围绕目前国内海洋经济领域的研究前沿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会上,本报记者采访了分会主任、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
记者: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成立8年来,围绕海洋经济领域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何广顺:自分会成立以来,主要开展了5方面工作:一是委托发改委产业所、社科院世经所、财政部财科所、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科研机构和涉海高校开展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加强了与这些高校、院所的合作与交流。二是组织海洋经济研究人员参与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以及《金融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指导意见》《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指导意见》等海洋经济政策、发展规划的制定、海洋经济和社会经济重大项目的研究,并提供决策咨询和对策建议。三是承办《海洋经济》期刊,目前已编辑出版了39期,刊发论文360余篇,期刊的学术和编辑质量正在不断提高。四是完成了中国海洋经济信息网改版,开通了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网站,搭建了海洋经济学术交流平台。五是加强了学术交流,多次派员参加了国外海洋经济领域的学术会议,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了海洋经济学者互访机制。2016年我们主办了第二届国际海洋经济学术研讨会,与沿海国家、国际组织和国内的专家共同探讨蓝色经济的内涵、分类。目前我们正在起草蓝色经济国际标准,开展了多方面研究,竭力提升海洋经济分会的国际影响力。
记者:本次年会为什么选择“蓝色经济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论坛主题?
何广顺: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倡议发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回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市场、技术、信息等合作日益紧密,发展蓝色经济逐步成为国际共识。为进一步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对接与共同行动,推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蓝色伙伴关系,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了“通过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各领域的海洋合作,建立积极务实的蓝色伙伴关系,铸造可持续发展的‘蓝色引擎’”“共建蓝色经济通道”等任务。
此次会议以“蓝色经济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主题,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突出了蓝色发展的理念,对该主题的交流与探讨,不仅有助于明确海洋经济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也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关注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记者:未来,分会有哪些工作计划,将如何继续发挥海洋智库和海洋经济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何广顺: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海洋经济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海洋经济管理与政策支撑、海洋经济咨询服务等方向,做好海洋经济分会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引导多元资本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完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工作体系并提高监测评估能力,通过积极举办海洋经济学术会议和相关论坛,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和专家库支撑,并充分利用海洋经济分会的科研、交流与合作这一平台,拓展蓝色经济国际合作,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727/68274.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