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鲞■晨钟
古时浙江温州将西片滕桥、泽雅,乃至青田丽水一带的居民叫做上山人,而将乐清、洞头一带的沿海居民称为下山人。上山人靠山吃山,下山人靠海吃海,潮涨吃鲜潮落点盐,历来下山人就有近海渔猎的传统。曾经在瓯窑出土的餐盘残片上发现的鲨鱼等海鲜,说明温州人加工鲨鱼肉的历史由来已久,用幼鲨加工晒制成的鲨鲞,是渔民在船上的下饭菜。
《唐本草》记载:“鲨鱼肉甘平无毒,补五脏,甚益人”。鲨鱼没有膀胱只能通过皮肤排出尿液,其身体中含有大量尿素,所以鲜鲨鱼肉有一股浓郁的氨水味不易鲜食。传统方法是将鲜活幼鲨剖杀清理干净,抹上大量盐腌晒成鲨鱼鲞,一来益于保存,二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去掉肉质腥臭的氨水味。一般都是选用体长50厘米~80厘米的幼鲨,肉质鲜嫩口感好。鲨鱼繁殖能力强,几乎没有天敌,捕猎一定数量的幼鲨反倒可以维持海洋生态平衡。
温州人晒制的鲨鲞品种有白鲨与鲭鲨,其中以鲭鲨为上佳,鲭鲨因为鲨鱼表皮呈蜻蜓色而获名。温州人认定最好吃的是圆鲨,圆鲨并不是鲨鱼品种,而是指那些身长50厘米左右的幼鲨,剖杀后摊开鱼身晒干,长宽比例近似圆形。
鲨鲞皮肤粗糙,手感如细目砂纸,口感粗糙。传统的退砂方法是将整个鱼鲞放入热水,马上捞出,并用棕毛刷快速除去表皮粗砂。
去砂后的鲨鲞切成小块,再次过水解腥去咸,调整到合适的咸度全凭厨师的经验。接着在铁锅里文火小油慢慢将鲨鲞炒至焦黄色,水分慢慢焙干,鲨鲞便会呈现特殊的甚至超越鲜活时的鲜美口感。此时,倒入事先调制好的糖醋汁,慢火收汁入味。糖醋汁要挂得住又要挂得匀挂得薄,还需要耐心地把握火候,否则,就会把糖醋汁炒成黑乎乎的。
温州瓦市菜场有一家手工炒鲨鲞不错,装在圆形塑料盒里可以吃一个星期。鲨鲞外焦里嫩,肉质呈现出明显的纤维口感,在制作时是有讲究的。如今的商家图方便,把鲨鲞直接爆炒或油炸,这样做出来的口感与慢火细做相比,相差甚远。
这种民间传统手法炒制鲨鲞的方法是温州、玉环及福建北部的沿海居民所独有的。这特别的咸鲜酸甜滋味,是温州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的最好“下饭菜”。......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628/67557.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