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警报称超强病毒“突袭”罗非鱼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布特别警报: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正在养殖和野生的罗非鱼中传播,并敦促各国提高对疫情的重视程度,相关罗非鱼进口国要采取严格的风险管理和检疫措施,制订相应的应急计划,以有效遏制病毒大面积传播。
■钟荷
疫情在部分国家暴发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警报称,这种名为“罗湖”的病毒虽然不会引发人体健康问题,但会导致受感染罗非鱼种群大量死亡。研究人员称,受感染的罗非鱼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游动缓慢,皮肤出现损伤和溃疡,眼部有晶状体混浊现象。
目前,该病毒疫情已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埃及、以色列和泰国等国家暴发,罗非鱼种群平均致死率高达70%。其中,泰国的疫情最严重,已导致高达90%受感染罗非鱼种群死亡。
呼吁各国采取应对措施
该特别警报指出,相关罗非鱼生产国需要对此保持警惕,在进行罗非鱼贸易时应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制定的《水生动物卫生法典》的规定,制订监测计划,以确定罗非鱼是否感染了罗湖病毒以及感染范围。各国还应开展公共宣传活动,让水产养殖者了解罗湖病毒的临床症状,以及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风险。
目前,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菲律宾、以色列等国家正在对罗湖病毒传播情况加强监测。在以色列,相关科研机构正在开展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用于确定罗非鱼感染罗湖病毒后的存活率,以及导致死亡的因素。此外,一些国家的企业正在研发针对罗湖病毒的疫苗。
相关研究机构称,目前人类对罗湖病毒在认知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尚不确定罗湖病毒是否会通过冷冻罗非鱼产品进行传播,因此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以有效应对疫情。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罗湖病毒有可能比目前已知的传播范围更广,这将对全球罗非鱼养殖业和捕捞产业造成严重威胁。
罗非鱼是人类重要食物来源
罗非鱼是世界第二大水产养殖品种,具有杂食性,对高密度养殖方式也具有超强耐受性。这种价格低廉、品质优良的鱼类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同时,大规模的罗非鱼养殖,也为这些国家创造了就业岗位,保障了粮食安全。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罗非鱼养殖和捕捞产量达到640万吨,价值约98亿美元,全球贸易额达到18亿美元。目前,中国、印尼和埃及是罗非鱼的三大主要生产国。其中,中国是罗非鱼的养殖大国,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等地。......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627/675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