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中国“大手笔”有何考量?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5-16 16:14:02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李晓喻)“大手笔”资金投入“一带一路”,中国自有考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充足的资金支持将为其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利好;对中国而言,这也是笔明智的投资。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期间,中国宣布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包括为丝路基金增资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初步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设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首期100亿元。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提供合计38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


  此外,中国还将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未来3年总体援助规模不少于600亿元人民币;中国将向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向有关国际组织提供10亿美元落实一批惠及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这一系列“大手笔”绝非心血来潮,更不是“有钱任性”,背后至少有两点考虑。


  一是算远账、算大账。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多集中于油气、电力、铁路等领域,前期通常需要大量资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情况下,注入资金越多,项目顺利推进就越有保障,有助于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如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所言,更充足的资金将有利于丝路基金进一步发挥杠杆作用,更好调动沿线国家资源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充足资金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而言,这也是笔明智的投资。


  明智,体现在富有远见。张燕生举例说,中国若眼下不加大资金投入,从西北、西南两个方向打通“一带一路”能源大通道,在巩固油气现有进口通道的同时,加快新建能源通道,使能源输送通道畅通无阻,一旦日后能源供应形势生变,损失将难以想象。


  “如果‘小钱’不投,今后要投的‘大钱’可能更多。”在张燕生看来,中国算的是长远账、大账,“是个精明的投资者”。


  明智,还体现在分散风险。此次论坛期间,中国财政部同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6家多边开发银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联合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还与多国签署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提出要鼓励私营部门积极参与、拓展资金渠道等。


  与世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合作,将有利于减轻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上中国金融机构承担的融资压力和风险。


  二是“以身作则”。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首倡者,中国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强调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施以援手,助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丝路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用中国商务部援外司负责人的话说,中国此举“展现了中国致力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大国责任和历史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金援助上,中国不仅讲情怀,也重实效。商务部透露,对于如何使用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可根据核心关切,围绕“五通”等领域提出具体项目需求,确保有关发展合作成果早日惠及有关国家和民众。


  中国人历来强调把钱花在“刀刃”上。有理由期待,追求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中国,将使投向“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物尽其用,结出更多成果。(完)......查看原文: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515/15376724_0.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