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保护区总体发展态势

来源:微信   发布时间:2017-05-09 09:33:58 

海洋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每年对全球经济的贡献预计为30亿至60亿美元。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除了提供13亿立方千米的水资源外,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承担着支撑地球所有生命系统的重要作用。2010年,全球海洋渔业共提供1.28亿吨鱼类,与渔业相关的产业包括包装、造船与维修等,估计吸纳6.6亿至8.2亿劳动力。渔业为全球43亿人提供了食物,占人类动物蛋白消费量的15%;全球贸易中90%的商品通过海路运输;世界各国的沿海地区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人类社会越来越认识到,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海洋环境面临既复杂又相互叠加的来自人类活动的多重威胁,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方式改变造成栖息地的减少、不可持续的捕捞业、采石挖沙、能源开发、航运、海水富营养化及污染、气候变化等。这些威胁不仅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而且还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在各种应对或减缓这些威胁的方法中,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方式是建立海洋保护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义的海洋保护区是指任何通过法律或者其他有效方式设立的,有地理空间上明确定义的,对其中部分或全部的封闭环境进行保护的潮间带或潮下带陆架区域,包括其上所覆之水体及相关的动植物群落、历史及文化属性。世界粮农组织则简单定义为:任何海洋地理区域,为了生物多样性和渔业管理的目的而提供比其周边区域更为有力的保护,即可称为“海洋保护区”。

2006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缔约国大会特别提出,维持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海洋保护区而言同等重要,也就是说,海洋保护区要兼顾保护与收益。

据估计,目前世界上各类海洋保护区数量超过1万个,总面积超过8 3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2.3%,其中单个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大型保护区有10个(见表1);另一海洋保护区的份额估计是3.4%。一些国家的海洋保护区情况比较如表2。

早在199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第17章就有海洋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方面的论述,“海洋环境——包括大洋和各种海洋以及邻接的沿海区域——是一个整体,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并特别提出,可持续利用和养护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洋生物资源的目标是“保护和恢复濒临灭绝的海洋物种,保存稀少或脆弱生态系统和生境以及生态敏感地区”。 海洋是多种生物物种的栖息地,包括海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海洋哺乳动物、海龟、海鸟、珊瑚礁等。由于海洋的“天然避难所”功能,它保护了海洋生物群落的完整性,支撑并维持了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更重要的是为人类所需的渔业提供不竭之源。然而,几十年来,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在国际上一直没有取得与陆地同等重视的地位,IUCN综合各种统计数字,给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落后于陆地保护”的结论。

一个重要事实是,长期以来,海洋保护区的数量远远少于陆地保护区。1960年至2013年,全球陆地保护区面积份额从不到2%增长至近15%,1990年已经达到8%;而同期海洋保护区面积份额仅从0增长至3%左右,1990年还不到1%。2002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全球海洋被保护面积到2012年达到10%,而实际数字仅比1%多一点;2006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又提出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规划,其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全球至少10%的沿海及海洋区域得到保护,特别是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异常重要的区域,要通过有效的、公平的管理达到保护生态代表性与保护区之间良好的联络,保护基于保存目的的区域和陆地与海洋景观融合的区域。很显然,要在几年内从目前的3%达到10%的目标,挑战是巨大的。

表1 世界部分重要海洋保护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


表2 一些国家的海洋保护区情况比较(2010年)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张晓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文:海洋保护区与国家海洋发展战略 省略了参考文献,详见原文。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