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洋渔业逆势而上持续发展

全省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800.4亿元

来源:李庆石   发布时间:2015-05-21 03:02:59 

本报讯 记者李庆石报道 尽管受到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的不利影响,辽宁省2008年海洋渔业经济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持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据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对2008年全年渔业经济统计分析,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完成800.4亿元,增加值完成39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1%和19%。在渔业经济一、二、三产业中,渔业产值完成4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8.7%;渔业工业和建筑业完成产值2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渔业流通和服务业完成产值179.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各项主要指标中,除远洋捕捞产量由于受到成本上涨、渔业资源变化及入渔方条件苛刻等影响略有下降外,其他如水产品总产量、水产品加工量、养殖面积和单产水平、渔民人均纯收入、水产品对外贸易皆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经核定达到10500元,比上年增长10.5%,是历年来增长较快的一年。水产品出口量52.9万吨,比上年下降4.7%;出口额15.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呈现出量减效增的局面。

辽宁省海洋水产品总量占全省水产品总量的80%以上。2008年海洋渔业经济的增长有如下特点:一是全面实施 《辽宁省推进渔业加快发展三年规划》。2008年是辽宁省实施 《辽宁省推进渔业加快发展三年规划》的第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在资金投入、政策扶持、金融支持和投资渠道等方面作出努力,全省渔业养殖示范小区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建设省级水产健康示范区232个,累计建设投资18亿元,新增养殖面积9.2万亩,改造池塘2.2万亩。对渔业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是对渔业经济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渔业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调整为52∶25∶23。海洋捕捞与养殖的比例由上年的33∶67调整为30∶70,养殖产量比上年增长13.6%。作为全省渔业排头兵的大连市,深化渔业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扭转渔业占农业的比重连续两年下降的不利局面,2008年渔业继续领衔农业各产业之首。

三是精品渔业养殖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精品渔业养殖的比重。全省精品渔业养殖面积达到340万亩,增长17%。大连市新增30万亩养殖面积、49个市级健康养殖示范区,全市精品渔业产量占养殖产量的比重比2007年提升了8.7个百分点,达到48%。丹东市杂色蛤、蚶、蛏、海参和海蜇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9.4%、20.8%、41.3%、66.1%和11%,精品养殖全面增长。锦州市传统粗放的养殖被以海参、对虾为主的精品养殖所替代,开发万亩海参、万亩滩涂贝类等10个渔业示范园区。营口市确定 “四抓”工程,即抓结构调整、抓新品和精品、抓亮点、抓质量,精品养殖面积达到74.8%。盘锦市全面实施 “大养蟹和养大蟹”的发展战略,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到138.2万亩,养殖产量达3.6万吨。葫芦岛市积极发展精品渔业、设施渔业、增殖渔业、健康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提升渔业经济运行质量。沈阳、辽阳、鞍山、铁岭、抚顺、阜新、朝阳等市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淡水渔业,推动全省渔业经济增收增效。

四是水产品加工不断增值。尽管辽渔集团等一批企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总量出现小幅减少,但全省水产品加工业仍然保持稳步提高。全省水产品加工总量158.5万吨,比上年增长11.7%;水产品加工产值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大连市已经形成旅顺龙王塘、甘井子区棉花岛、普兰店皮口、庄河市黑岛等六大水产品加工园区产业集群;丹东市新建水产品加工企业11家,改扩建加工企业18家,新增加工能力11.1万吨。锦州市重点发展滨海水产品加工产业带和加工园区,打造产业集群,加工产值占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的12%;营口市充分利用全省快速发展加工业的有利政策,水产品加工量和加工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7%和31.5%,创历史最好水平;盘锦市积极发展二界沟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5家企业已经入驻。葫芦岛市加工企业达到43家,年加工能力10.87万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