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深海摄像拖体开启首个海底旅行记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7-02-28 17:02:22 

  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我不会想到脚下的这片汪洋大海的海底竟是这般模样。
  2月25日,在西南印度洋作业区,“千里眼”——深海摄像拖体,跟随着“向阳红10”船以1.5节/时的航行速度,开始了中国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的首个海底旅行。随着拖体一米一米地下放,过了大约不到1个小时,在实时传回的摄像画面中,神秘的海底世界逐渐清晰起来。
  这片水深近2000米的深海海底犹如一片荒漠,毫无美感可言。不过,偶尔还是会有“惊喜”出现:从镜头中一闪而过的红色珊瑚、白色海绵和藤壶,以及状如水蛇的不明生物。
  “随着深海探秘活动的展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球生命很可能起源于地壳运动,热液异常则是研究地壳运动的重要资源。”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助理吕士辉说,现在海底热液所处的高温、高压、缺氧、富还原性物质的环境也与生命起源时的原始海洋环境十分类似。所以,这里成为探索生命起源的理想场所。
  不过,相较于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从事海洋地质研究的吕士辉更喜欢发现一些蚀化较严重的玄武岩岩石,因为这意味着附近可能会存在他们此行想要重点找寻的“宝贝”——海底热液硫化物。
  海底热液硫化物,是一种富含铜、锌、银等金属元素的矿产资源。吕士辉习惯根据岩石的颜色进行初步判断,一般来说,发生蚀变的岩石会呈褐色,科考队员一旦发现颜色异常会马上记录下瞬时时刻、水深、水下定位经纬度等精密数据。
  当然,这只是判定该海域是否存在海底热液硫化物的第一步。通常,海底热液硫化物附近的海水温度、盐度、浊度、微量金属元素等都会有些异常,而深海摄像拖体下水时搭载的一些“秘密武器”,比如热液探测仪便可对水体的温度和浊度异常进行感知并记录。最后,综合分析圈定热液区,科学家会进一步寻找海底热液硫化物。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科技的迅速崛起,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已在大洋科考中大展拳脚。“向阳红10”船上的年轻队员们坚信:不久的将来,目前还在探索的各种未知问题终将得到解答,中国有能力合理并可持续地利用大海蕴藏的巨大宝藏。......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keji/kekao/2017-02-28/39048.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