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的第一管样品目击记[图]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7-02-17 10:15:02 

南海的“历史档案”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第一管样品
  南海的“历史档案”长啥样?——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的第一管样品目击记

da64da4a8b8152ede627355d2a33e875.jpg

2月15日,科学家在“决心”号岩芯室里工作。


  2月15日,在“决心”号大洋钻探船的岩芯室,许多科学家围在一起,对着刚刚切开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第一管样品,热烈地讨论着,连连赞叹。在他们眼里,这些科学样品是南海用自身“文字”书写的一页页“历史档案”。只要运用一定的科学研究手段,将这些博大精深的“历史档案”翻译还原,就能读懂“南海天书”中的某些篇章。参加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IODP367航次的33名中外科学家,抵达南海目标海域的当天,“决心”号就顺利开钻。当“决心”号上的APC液压取样设备,将第一根长10米的透明取样管带回船上的时候,人群里一阵沸腾。取样管里装了2.5米海水和7.5米沉积样品。这意味着海底的泥水交界面被成功捕捉,第一钻成功了!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81f33400f6f10966a9496347b5dcc25c.jpg

2月15日,来自中科院南海所的张翠梅(左一)、向荣(左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的雷超(左三),中山大学的钟立峰在“决心”号岩芯室里观察沉积样品。

eda48931659ec5f3c3920b08cd433f69.jpg

2月15日,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李丽教授在“决心”号上标注采集的样品。

ac99d9726430fcdbf7b9a6be183ab2d7.jpg

2月15日,来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向荣在“决心”号上观察分析有孔虫。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7-02-17/38785.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