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红海湾旅游区迎来旅游高峰。这是游客前天在该旅游区亲海戏水。施辰亮 摄
省滨海旅游产业园区扶持项目竞争成功胜出、景区被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牌匾、被省批准为滨海旅游服务先进标准体系试点项目……近年来,红海湾开发区旅游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标志着该区在打造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战略中迈出了关键一步,而这喜人的成果离不开开发区上下所做的大量扎实有效工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解领导及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该区围绕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战略目标,发挥资源优势,狠抓旅游项目建设,强化旅游管理,大力创建4A景区,擦亮“省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品牌,有效地推动旅游事业发展上新台阶。该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组织区有关人员和规划专家团队多次到省内外学习考察,邀请国内知名旅游规划专家来该区指导工作,出台《关于实施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旅游发展规划的意见》等旅游产业政策,并按“全域规划、局部启动”路径,规划遮浪街道约15平方公里范围作为旅游起步区,分两个阶段进行建设。为充分发挥竞争性扶持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该区多渠道筹集资金,放大资金带动效应,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景观林带、“村头公园”,打造绿色生态村居以及做好景区亮化美化、指示牌设置、公厕和游客冲水存物室建设工作等,切实改善旅游环境,使开发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景区内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景区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旅游人数和收入逐年增加。同时,随着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开发区已逐步成为一方投资热土。至目前,已有多批次企业客商到该区考察洽谈投资项目,其中,红海湾东方玫瑰海岸婚纱影视主题公园项目正在理顺用地手续;海上观光游船合作开发项目正在细化合作具体事项;中国民间文化大观园项目已达成初步意向;东洲生态园特色旅游开发项目已确定建设方案,预计近期动工建设。
该区以创建4A景区为抓手,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分步实施、建设长短结合、量力而行”的原则,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近年来,该区启动的遮浪核心景观区入口停车场与市政综合整治工程、遮浪奇观游客服务中心工程、遮浪宫前与合港休闲公园工程、遮浪南澳路和通南路临街建筑立面及环境整治工程、遮浪海滨公共浴场建设工程、遮浪炮台海上园林公园建设工程等29个项目已完工,有力地推动开发区旅游发展。此外,该区整合海洋、海岛、沙滩等特色旅游资源,规划建设连片的滨海休闲度假酒店;挖掘整合现代农业、农村田园风光等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休闲游、农业观光游、渔家乐(农家乐)乡村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大力培育海鲜美食旅游文化,引导旅游餐饮企业精心策划举办旅游美食节、欢乐节等活动,创建了一批特色美食旅游示范接待单位;依托海水、沙滩、山地、湖泊等地质资源,拓展了垂钓、水上运动、儿童水上乐园等旅游产品,还精心打造沙滩狂欢节,提高了景区的旅游品质和吸引力以及游客的快乐感与参与度。
该区加大旅游管理力度,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做好滨海旅游服务先进标准体系试点项目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市质监局牵头组织区经贸、旅游等部门前往梅州等地考察学习创建经验;邀请原省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多次到该区调研指导工作,为有关部门、企业开展了16场不同类别次的培训;组织3家被选为标准实施试点企业的200多名员工,开展旅游标准化培训;加强标准编制,组织专家编制标准体系标准共423项,通过发函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后,编印成册,编制了3项联盟标准,建设完成了景区旅游文化形象、旅游品牌视觉、旅游景区导览识别系统。
为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该区不断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的各项功能,以发包的形式委托专业公司对旅游区实行管理,范围包括景区保安、卫生保洁等,并落实部门联动,区、街道互动的工作机制,重点加强节假日期间的旅游管理,积极开展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旅游市场整治、旅游投诉处理等工作,着力规范景区旅游行业经营行为,稳定旅游安全形势,力促旅游监管水平的整体提升。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