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使用的法宝后来在民间演变成了法力无边的神物,只要提起某一件法宝,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持有该法宝的那位神仙,因此又被称为“暗八仙”。八仙使用的法宝在民间传说中说法不一,有时一人不只一件,但最流行的说法是如下八件:葫芦(铁拐李)、扇子(汉钟离)、玉版或称拍板(曹国舅)、荷花(何仙姑)、宝剑(吕洞宾)、洞箫(韩湘子)、花篮(蓝采和)、鱼鼓(张果老)。“暗八仙”成了固定图案后,经常在民间剪纸、建筑雕饰、刺绣、绘画、印染、银器、纺织中出现,成了著名的吉祥图案。
“仙”最早是由道教观念形成的,其具体性质历代多有解释。《说文解字》释仙:“仙,长生仙去也。”《释名·释长幼》说:“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中也。”《汉书·艺文志》说:“神仙者,所以保作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抱朴子内篇》说:“仙人,或升天,或住地,要于俱长生,去留各从其所好耳。”又说:“夫神仙之法,所以与人俗不同者,正以不老不死为贵耳。”由此可见,人死而灵魂不死,灵魂化为人的崇拜对象的,叫做神;有灵魂有躯体但终于难免死去的是人;人经过修炼,达到了“老而不死”的境界,虽然迁入山中,却永远留在人间,出世入世自由,天上人间往来的,就是仙。这样的仙,在传说中几乎无处不在。他们来往于神界与凡世之间,更增加了神秘感,更多了一种吸引力。其实,八仙的传说属于幻想类传说。这类传说中的幻想,是人们处于较低级思维状态下的联想。它们显然都是非科学的,但却似乎像“逻辑”那样自成体系。这些传说往往以相似联想、相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方式,对宇宙、大自然和人类自身进行看似合理其实幼稚的认知与解释,实际上是通过曲折的故事,对一些神秘现象进行人性化的解读,表现了人们对现世痛苦的无可奈何(人们是那么希望借助神力来摆脱现世的痛苦),反映了当时人民悲惨的生活状态和对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