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保护区评选19|山东昌邑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山东省)
万亩柽柳林
保护区简介
山东昌邑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于2007年10月底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建立。保护区地处渤海莱州湾南岸,是山东省境内成立的首个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9.29 平方千米,全部为海域面积。其中,涵盖重点保护区面积6.55 平方千米、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面积8.76 平方千米和适度利用区13.98 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为以柽柳为主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该保护区也是我国唯一以柽柳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对维护海洋及海岸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护防潮大堤安全、防止海岸侵蚀,改善脆弱的莱州湾生态系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为以柽柳为主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
柽柳花开
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山东省昌邑市北部堤河以东、海岸线以下的滩涂上,东西长5000 米,南北长7000 米。地理坐标介于37°04′N~37°08′N、119°20′E~119°24′E之间。
功能分区图
生态环境
保护区生态类型多样,主要有浅水海域、滩涂、盐沼、柽柳湿地等天然湿地类型。区内植被茂盛,生物种类繁多,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有芦苇、翅碱蓬、荻、二色补血草和其他多种植物;有白天鹅、大雁、野鸭、野鸡等多种鸟类;有野兔、獾、狐狸、黄鼬、狸猫等野生动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物种丰富,有四角蛤蜊、彩虹明樱蛤、长竹蛏、泥螺等。
景观资源及历史民俗
保护区内天然柽柳林达近20平方千米,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0%,其规模和密度在全国滨海盐碱地区罕见,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和旅游开发价值。每年5月柽柳开始抽生新的花序,直到9月的几个月内,保护区内一片花海,花谢花开,三起三落,绵延不绝,与其他海岸风光相比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别致风情。在这里,柽柳深深扎根在海边的淤泥滩涂中,连片成林,犹如一道道绿色的海堤,长年抵御着汹涌海水的冲击,历千百年而不摧。有首诗歌是这样赞美柽柳林的:绿色的有蓬勃生机的旋律,流泻在开阔的海滩上,受海水的浸染,受海涛的洗礼锤炼!当巨浪吞没落日的时候,你托起沉重的大海,你绿色的躯体筑成了抵御风暴的长城!
地方像人,每一处都有她独特的气韵和品质,如泰山的稳重庄严,西藏雪山的孤傲神秘,黄河壶口瀑布的暴躁勇猛,等等。柽柳林应该归纳为静雅旷达。这里的海像大爱无痕的长者,潮涨潮消,悄无声息,宛如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无欲无为;这里的滩像一位慈祥母亲的胸怀,一尘不染,坦坦荡荡;这里的林像一个温情的少女,美丽而不张扬,活泼而不风骚,明朗而含羞无言。来到柽柳林,你会丧失游山玩水的心境,你所能做到的只是放松和冥想。
保护区管理
山东省潍坊市成立了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保护区的管理。管委会为昌邑市政府直属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9人,现有工作人员4人,内设综合科、管护科、技术科三个科室。2009年9月27日,经昌邑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成立了中国海监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大队,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编制4人,配备大队长、副大队长各1名。现有兼职大队长1名,工作人员2名。
保护区管委会成立后制定了《山东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管理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保护区海监大队切实加大海洋执法监察力度。依托渤海海洋生态修复项目,2015年委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开展了《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规划已通过了省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上报国家海洋局待批复。
在对保护区进行日常管护的同时,保护区管委会积极申请中央、省级海域使用金支出、渤海海洋生态修复及能力建设等项目资金支持,加大柽柳、碱蓬等植物的栽植恢复力度及保护区规范化能力建设的提升。2010年至2015年,共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500余万元,修复植被面积4000多亩,并安装了界碑、界桩和监控设备,建设监管中心1个、标本室1个,购置了一站两机式无人机1架、监测巡护工作船1艘、实验室仪器设备等一批管理管护设施,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能力大大提升。
保护区还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将保护区作为多个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的示范区;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联合建立了昌邑海洋生态与工程研究中心。目前中心在研项目——山东昌邑柽柳-肉苁蓉嫁接研究,通过将管花肉苁蓉接种于柽柳,检测接种后柽柳在山东滨海盐碱地的生长适应性,目前已初步确定了管花肉苁蓉在昌邑的最佳播种深度和播种方法,正在进行不同种源肉苁蓉种子在柽柳上的寄生试验,以拓展柽柳资源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美丽海洋保护区欣赏
柽柳雪景
柽柳花开
丰富的植被
秋之景象
艺海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