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系列报道之三铺就海上平安路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12-28 11:30:16 

■本报记者赵婧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触角超越西太平洋,向南深入南太平洋,向西进入印度洋通道,尤其需要防范海上风险。

  近年来,国家海洋局致力于夯实海域立体观测系统,提升海上防灾减灾能力,创新海上公共产品服务,致力于为中国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畅通海上能源、贸易生命线。


夯实立体观测系统力邀沿线各国参与

  海洋,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季风、台风的发源地,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海洋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带。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自然灾害,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畅通构成潜在威胁。

  为了实时、准确地获取海洋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信息,需要建立集卫星遥感、水下机动、固定观测为一体的海洋观测系统。通过获取的观测数据,研究能量物质运输过程的多尺度变化,获知海洋瞬息万变的信号,才能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在全球海洋观测系统中,有一个“超级金刚”——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加入Argo网,既可以提升海空立体监测能力,又能实现资料信息共享。

  在Argo网中,全球大洋每隔300公里布放一个由卫星跟踪的剖面漂流浮标,快速、准确、大范围地收集全球海洋0米~2000米上层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浮标的漂移轨迹等资料。目前,Argo网正以每4分钟传递一条剖面信息的惊人速度,提供来自深海大洋的温度、盐度等信息。

  2002年,我国加入Argo计划。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已经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等海域布放了约350个Argo剖面浮标,受设计寿命所限,目前仍有130多个在海上正常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国通过国际合作将业务化的海洋锚系浮标和浅标观测能力拓展至印度洋。

  海洋多尺度环境信息的获取,离不开海空互动。今年8月,我国高分三号卫星发射升空。这颗分辨率为1米的卫星,可以实现精细化的岛礁、油气资源开发、海冰、台风、海域使用、水质、悬浮泥沙浓度、绿潮、溢油、海洋风浪等监测。这种穿云破雾观沧海的监测能力,将使海洋人眼更明、耳更聪。

  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供海上公共服务及其产品,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既是中国负责任大国的重要目标,也符合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

  为了共同提高观测水平,国家海洋局向丝绸之路沿线多个国家提供海洋观测站仪器设备,共享我国自主创制的海浪—环流耦合环境预报系统。同时,与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了季风观测、海气相互作用、海峡通道水交换、海洋生态保护等一批双边合作项目,联合开展了几十个联合调查航次,投放了浮标海洋观测系统,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海洋观测领域的合作。 (下转2版)多边协调内外推进应对海洋灾害威胁

  特大海洋自然灾害和环境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是建设“和平”之海的不稳定因素。

  在多边机制下,国家海洋局发起实施了西太海洋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季风暴发及其对生态的影响、东南亚海洋预报系统等多个合作项目,实施联合航次调查,召开科学研讨会,得到了东南亚国家的积极响应。

  初步摸清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主要国家的海洋环境保障工作现状,制定了海上丝绸之路环境安全保障服务产品制作规范,研发了海上丝绸之路环境安全保障专题服务网页,目前正在集成发布26个港口、28条航线的预报产品。

  同时,我国还积极推动建立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和减灾系统,牵头制订《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建设方案》,并承建南中国海海啸咨询中心。

  2013年9月,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第25次大会正式同意,依托中国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2015年,该决议又被该委员会第28次大会批准。这一决定得到了南海周边国家的支持,为南中国海区域防范海啸风险,维护各国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国内防灾减灾管理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可以有力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升海洋防灾减灾合作效率,维护共同利益。

  在国内,国家海洋局积极推动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选取山东寿光、浙江温州、福建连江、广东惠州大亚湾等海洋灾害较为频发的地区开展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推动建立健全海洋减灾综合管理体系。


创新公共服务产品科学指导提振信心

  对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船只来说,“靠码头”绝不轻松。除了要考虑气象因素外,潮汐潮流的复杂变化更会为船舶停靠带来安全隐患。

  近年来,国家海洋局创新海洋预报业务,在洋山港、宁波港、日照港等我国主要港口开展精细化预报系统建设,为保证港口的正常运营提供重要支持。

  在宁波—舟山港区,大型码头分布密集,泊位分处于不同的弯曲岸线,潮流特点各不相同。海域岛屿众多、航道交错,海底地形曲折多变,为港口的船只停靠带来不便。传统的潮流预报,只能给出某个海域特定点的潮流预报数据,而且一天只有4个时次的预报,时效性和针对性都无法满足流况复杂多变水域的预报需要。

  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一套“港口码头精细化潮汐潮流观测及预报模式”,着力解决“码头难靠”这一难题,并将这种预报模式发展成为建设智慧港口的重要基础。

  在洋山港,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岛型深水人工港,港区由大、小洋山等十几个岛屿组成,地形复杂,大面的海区预报无法满足施工需求。从建设初期开始,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就注重开展港区内观测工作,获取港区海流、水深、泥沙等要素的观测数据,为洋山港提供精细化的保障服务。

  今年7月,为进一步规范海洋预报业务发展......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61228/64462.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