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国字号海洋科教单位科考数据开放共享
12月15日,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举办的2016学术年会上,我国首个海洋数据共享平台在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正式启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首批进入平台的科教单位将各自拥有的科考数据面向全国开放共享。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充分发挥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优势,努力打破行业壁垒,联手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多家理事单位,共建海洋数据共享平台,改变了涉海资源碎片化现状。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表示,海洋科考数据共享是我国海洋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梦想,“科学家们都是自愿提供数据共享,这将更好地推动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也是科学家科考价值的最大体现。”
据介绍,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数据平台推出的首批面向全国共享的海洋数据,包括全球最大的区域海洋观测网——南海潜标观测网数据、我国首次具备的全天候北极监测能力的北极冰基锚系剖面浮标观测数据、建设海洋大数据、海洋云平台、海洋网络空间安全等六个子平台。一支大约百人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团队在开展平台硬件系统运行维护的同时,为建立覆盖海洋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海洋大数据库及智能云服务平台,先期开展海洋监测、观测数据及其分析算法和模型,深海动力、环境、流体等高精度数值模拟与实时可视化,深海生物医药计算仿真研究等技术研发和储备。未来,该平台还将围绕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应用需求,全面将国家“互联网+”、国家大数据、国家人工智能2.0等重大战略计划融合到海洋领域当中,以全域海洋关键现象高效、快速、精细数值仿真模拟和预测为需求导向,建设国产化超算大科学装置。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表示,我国自主研发的白龙浮标长期和实时观测数据、我国自行开展的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锚定潜标数据、水文断面观测和湍流观测数据,以及覆盖山东半岛、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珠江口、南海北部的海洋动力过程、海洋区域地质、海岸带环境地质、海洋矿产资源、航空遥感等专业领域数据,其中包括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海洋大学田纪伟教授刚刚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深海科考所获得的珍贵数据。
海洋数据共享平台的启用,标志着……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6-12-16/3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