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渔家行为规范

来源:威海杂谈   发布时间:2015-05-21 03:04:45 
渔家行为规范,并没有明文规定,而是根据海上生产的艰难及其风险性,世代传承而约定俗成的。正是这种约定俗成,规范着渔家的生产生活及其行为。

父子不同船 渔业生产主要在海上操作,过去的渔船抗波能力很差,所以渔民常说:“出海脚踏三块板,命交给老天爷了”,说明渔业生产的危险性。为了支撑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不得在同一条船上工作,在渔家生活中首先被固定下来。“父子不同船”,被当成行为准则世世代代严格遵守着,并且发展为父子兄弟都不得在同一条船上,以避免海难发生时全家遇难。

登船不酒 豪饮,是渔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习俗。似乎不喝酒,就算不得真正的渔民。其实,这种习俗的养成,带有悲壮的色彩。渔民之所以喝酒,一是忘忧、压惊;二是解乏。在海上劳动一天,风浪交加,遇上多少次死的考验与惊吓,使尽浑身力气,才平安收山,他们只得以酒压惊、忘忧和解乏。久而久之,养成豪饮的习惯。但是,当老大通知何时上船和出海,便没有一个人再喝酒,也没有一个人带着酒意上船,而且无论在海里作业多少天,船员们从不喝酒。这是因为喝酒后,行动迟缓,脚步踉跄,容易发生事故。只有收山以后,渔民才开怀畅饮。

救人危难 由于常年累月在海上作业,养成渔民救人于危难的习惯,就像司机们遇见另一位司机的车坏了,必须站下来问一句"要不要帮忙"一样。平常渔民们无论见到谁有困难,都会主动地伸把手,帮助解决。遇到危急时刻,渔民们挺身而出,即使这种援助需冒生命危险也在所不辞。海边的人有这样一种求救信号:如果船被暴风卷了出去,或桨橹损坏不能收岸、或贪恋赶海被潮水困在礁石上孤立无援时,只要脱下身上的衣服在空中乱晃,渔民们即使正在喝酒吃饭,见到这种信号也会立即放下筷子,驾船出海救人。这种援助,不需感谢,不计报酬,用他们的话说:"大凡是人,都会遇上七灾八难的,谁见到都应伸把手。那不是救人,是救自己。"

绝对服从 平常,服从是相对的,即使在渔民中间,只要不出海,老大和艄手之间,并没有多大区别。艄手可以反驳老大的话,特别那些辈份高的,如叔叔大爷们甚至可以斥责老大。可一旦出了海,老大就具有绝对权威,船员们必须绝对服从,丝毫不能打折扣,连那些长辈们也变得唯唯诺诺,俯首贴耳。特别遇到风浪天,绝对把分散的意见集中统一在一人的意志之下,这样全体船员才能步调一致,动作协调,战胜一切困难。

见怪不怪 早年间,鱼产量很高,但渔民很穷。那时,水产资源比较丰富,加上没有保鲜、冷藏设备,新鲜的海产品无法外运,而有些海产品又不能加工成干品,这就势必降低价格。譬如桑沟湾两岸的马家寨、青鱼滩、加鱼旺等村钓加吉。钓上来的鱼卖给小贩,小贩挑着到农村去卖,去用鸡蛋换,七八个鸡蛋就能换一条重约二年的加吉鱼,可见渔民收入之低。然而,渔工很多活需要在海水里完成,如漂网、洗绠、刷鱼筐、抬船等。这些活,大都得在齐腰深的水里。穿着衣服下水,水撕浪扯,不几天就撕烂了。同时,衣服兜水,行动不方便,容易溺水。所以,过去的渔民干这些事,大都赤裸下身,将裤子揉成一条或系在腰间,或拿两条裤腿系在脖子上。妇女们对此也不在意。因为生产或安全上的需要,谁也无法忌讳,也就见怪不怪了。

把绳人选 海上作业最危险的当属潜水作业,即荣成俗语所称的“当猛子”。过去潜水作业不像现在,有电话或对讲机联络,那时只靠系在潜水员左手脖上的一条细绳,和甲板上那位把绳的,通过原先约定的信号,如扯一下表示什么,扯两下表示什么,来实现水下与水上的联络。然后通过把绳的向压气和摇橹的传达,并发出指令。显然,把绳的人操纵着潜水者的生命。因此,对把绳人的选择十分严格,不仅要征得潜水者的同意,而且必须征得船主的认可。譬如,潜水者要用自己的兄弟把绳,船主就会予以否定。因为父子、兄弟间存在着利害冲突,如父嫌子不孝,兄弟或因家产分配或因家庭矛盾,都有加害潜水者的可能。在这关系生死的选择中,郎舅关系或甥舅关系,成为唯一的把绳人选。因为只有他们与潜水者不但没有利害冲突,相反还有使自己姐妹幸福的责任。由于受到姐妹的制约,他们把绳时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疏忽。因为他们的疏忽,很可能导致自己姐妹丧夫、丧子等悲剧的发生,这是他们绝对不愿看到的。

保护自然资源 早年威海渔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十分经心,绝不竭泽而渔。特别是在夏季,鱼卵孵化、鱼苗成长时,他们决不出海。用渔民的话说,叫作“春捞秋捕,夏养冬斗”。夏季主要是“养”,既要保养船网工具,又要养大鱼苗,形成较长时间的休渔期。对资源的保护,反映到潜水作业上,执行的更严格更自觉。拣扇贝时,决不拣小扇贝,不拣扇贝苗。拣扇贝的标准是每斤干贝必须在85粒以下。拣参不得拣仔参,如果误拣仔参,刳参人发现后顺手丢进海里,即使已经刳开,也要放回海里,因为海参能自己愈合伤口,继续生长。所以,过去威海的海参只有每斤36个头和45个头两种规格。即干参36个一斤或45个一斤。60年代,出现乱拣乱捕现象,大量仔参被拣了上来,一斤竟有120余个!致使海参资源濒临枯竭。70年代,人民政府发布通告,严禁拣捕仔参,以保护自然资源。

拣浮水 拣浮水是沿海百姓包括渔民的传统习惯,它渊源于作善事,掩埋海难中漂来的无名尸体。所以,每当大风浪或发海之次日,沿海百姓手拿网篙攉钩,到海边巡视。过去,不论是渔船还是运输船,都以风或人为动力,抗风抗波能力很差,大风浪或发海过后,海难时常发生。发现海上漂来遇难者的尸体,用网篙攉钩捞上来,作好标记,就地埋掉,以使死者入土为安。而对漂上来的破船板、破网衣子及运输船失散又没有标记的货物,谁发现捞上来归谁所有。当然,有时也会发生争抢货物,失去捞浮水的本意。

安全防护 常年海上作业,时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养成了渔民强烈的安全防护习惯。早年,渔民从不离开自己熟悉的海域。他们说:"老虎怕离山,艄手怕离圈",离开自己熟悉的海口,再有能耐的老大也无所作为。所以,不离圈是渔民安全防护措施之一。其二,防患于未然。渔民出海行网,最多不超过四个小时。就是这最短四个小时,也要把锅、灶、淡水、烧柴和干粮带足,却又不在船上作饭。行网扰岸后,再搬下来。这样做的目的,便是从救生出发的一种自我保护。一旦船遇风暴,不致被饿、渴而死。其三,由于当时没有天气预报,收岸后,渔船每天都要抬上岸来,坐在潮水打不到的沙滩上。下海时,再抬下海去,周而复始,天天如此。往岸上抬,人在两舷连拉带抬,称为拉船或抬船。往海里抬,因是下坡,人多以背着地,双脚蹬住船帮,运用腿部的力量,一点一点地将船移下海去,称这为梭船。其四,衣着必须适应生产需要。现在和过去相比,渔民的衣着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承载工具的进步和安全系数的提高,现在渔民的衣着趋向美观,而过去则偏重安全。早年,荣成的渔民每人有一件夹袄。即使是新的,也要用各色旧布纳袜底似地纳得十分厚实,既挡水又御寒。下身一条白色口袋布(帆布)裤子,夹袄不扣扭扣,左右襟搭在一起,塞进口袋裤子里,在裤腰处用细棕绳系紧,留个活扣儿。作业时不小心落水,抽开活扣儿,衣裤立即被水冲走,以利逃生。

语言差异 威海渔民在日常用语上,与农民有很大差异,如渔船行网后回港拢岸,渔民习惯称之为收山;离岸远叫高,离岸近叫矮,如船跑得很远叫跑得很高。视海为河,出海不叫出海叫下河。而他们所说的海,恰恰指渔船集中收港的陆地。如南部沿海渔民叫石岛、中部叫俚岛、东北部叫龙须岛等这些地方为海上。问他去哪儿,他回答:“去海上!”指的不是真正的海,而是上述陆地。

危急时刻的最后措施 如果船只被暴风卷了出去,而且失去一切可以驱动船只抵御风浪的工具,船只摇摆过甚,在这种时刻,渔民采取的唯一措施,便是将自己牢牢捆在船上,或许尚可获救。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