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旅游局获悉,《“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报送国务院审议。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今年3月《规划》已纳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历时8个月的稳步推进,一个关乎今后5年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发挥旅游业“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重要作用的纲领性规划即将出炉。
发展备受瞩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文中,直接、明确地给旅游业确定发展目标、下达发展任务、提出发展要求的内容多达15处,另有不少内容涉及旅游及相关产业。
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过去一年,我国旅游业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旅游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旅游已经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一大批绿水青山通过发展旅游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15年初就将此作为重点工作。《规划》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后,国家旅游局积极会同发改、财政、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扶贫等部门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并深入20多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听取地方党委政府、企业代表、旅游从业人员的意见建议。
行业使命更大
回顾上一个5年,旅游业已经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接下来5年的发展之路该如何走好,《规划》无疑被赋予了更大、更重的使命。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结构调整期、游客文明素质逐步提升期、旅游市场秩序逐渐规范期及各类矛盾凸显期。”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带薪休假制度逐步落实,假日制度不断完善,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快速发展,旅游消费得到快速释放,旅游业发展具备了强大市场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群众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以及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对此,李金早表示,以抓点为特征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需求。“旅游业是无边界产业,包容性强,融合度高,能体现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要顺应时代要求,推进旅游业发展由景区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事实上,我国旅游业已经向着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查看原文:http://go.huanqiu.com/news/tourism/2016-12/9784577.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