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民
近日,国际社会再次对日本捕鲸说“不”。在于斯洛维尼亚举行的国际捕鲸委员会会议上,由澳大利亚等国提交的议案获得通过,要求包括日本在内的捕鲸国在实施捕鲸计划前须获得国际捕鲸委员会全体大会批准(此前只需获得国际捕鲸委员会科学委员会批准),旨在通过增加事务性程序以阻止日本“科研捕鲸”的实施。
本次会议是自日本2015年重启南大洋捕鲸计划后,国际捕鲸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日本在实施“科研捕鲸”之路上,又一次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面临着重重压力。但由于该项决议不具有强制性,分析称日本“科研捕鲸”活动恐将难以就此停歇。
日本捕鲸传统由来已久,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商业捕鲸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捕鲸、食鲸国。长期以来,日本捕鲸活动饱受国际社会诟病。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全球禁止捕鲸公约》,禁止商业捕鲸,但允许以科研为目的的捕鲸。日本签署这一公约后,随即于1987年开启“科研捕鲸”活动。2010年,澳大利亚将日本告上国际法庭,认为日本违反了《全球禁止捕鲸公约》。2014年,国际法院作出判决,认为日本南大洋捕鲸计划并非出于科研目的,勒令日本停止在南极海域的捕鲸活动。日本随后表示将遵守该判决,并停止了2014年度的南大洋捕鲸计划。但是到了2015年,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重启了南大洋捕鲸计划,只是将捕捞数量从原来的1000多头,降低为300多头。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以传统饮食文化和反捕鲸缺乏科学数据支撑等诸多理由为借口,为所谓的“科研捕鲸”辩护。即使频被国际社会诟病,也依然我行我素。究其根源,一方面是极端主义文化下的逆反心理,以所谓的民族自尊为挡箭牌,对反捕鲸活动持有强烈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日本对国内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考量。捕鲸业在日本历史悠久,维持着众多人的生计。相关政党从选票角度出发,自然也不愿强制取消捕鲸活动。即使一些调查称,如今绝大多数日本民众对于食鲸已兴趣乏乏。
现在看来,国际社会与日本捕鲸活动的博弈还将持续下去。就是在国际捕鲸委员会内部,这种博弈与交锋也将此起彼伏,难分胜负。就在本次会议上,除了通过了要求捕鲸活动须获得全体大会批准的议案外,还决定成立一个由日本等国发起的基金,旨在资助发展中成员国参加国际捕鲸委员会会议。据悉,在全部88个成员中,只有65个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日本时报》报道称,没能参加会议的成员大多是支持捕鲸的国家,这直接导致了本次大会通过了不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