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日,是首个世界海啸日。历史上,海啸给人类带来过多次巨大的灾难。它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能够远程“兴波作浪”?中国会发生海啸吗?
2015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全票通过决议,决定接受日本的提议,将11月5日定为“世界海啸日”。海啸对人类造成的伤害罄竹难书。1896年6月15日,日本三陆近海发生的里氏7.6级地震,引起海啸浪高30.5米,为世界上最高的地震海啸之一。1960年5月22日,智利中部太平洋深海沟发生里氏8.3级大地震,产生最大浪高25米的大海啸,海浪以640千米/时的速度横扫太平洋,造成1万多人遇难,沉船几千艘,这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广的地震海啸之一。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引起海啸,滔天巨浪越过印度洋,袭击印度尼西亚、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的索马里等国,造成30多万人遇难。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1万多人遇难。
海啸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来自发生在俯冲带的海底地震。巨大海啸不但会对地震发生地附近的海岸造成重创,有时,它们还会远涉重洋,在几千甚至几万千米之外的大洋对岸兴波作浪。位于太平洋中心的夏威夷10年内就多次遭受来自各个方向的海啸袭击,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和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都分别给太平洋的对岸造成了很大破坏。1700年1月26日,日本曾遭受过一次被称为“孤儿”的海啸灾害。在当时及多年后,这次海啸都被认为是一次莫名其妙的袭击,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地震。300年之后,科学家根据地质沉积历史分析,才认识到这次海啸实际上源于北美西北部的卡斯卡迪亚俯冲带的一次巨大地震。
2011年3月发生在日本的地震和海啸的航拍图
极强的台风所造成的风暴潮有时也会引发巨大海浪,但是,这种巨浪所造成的影响离开了台风中心后会迅速减小,不会传播到很远,为什么海啸在距离源区数千千米之外还有排山倒海之势呢?
相比于风暴潮或者海洋中由于风力所引起的涌波等,海啸波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波动现象。在深海中传播时,海啸在垂直方向的运动幅度小,但是波长却很长;同时,水体的波动幅度也不像风暴潮那样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从海面到海底的几千米范围内,海啸中海水的运动幅度几乎是一致的。海啸所产生的浪高取决于海水深度。在深海中,海啸的行进是无声无息的,没有惊涛骇浪,经过的船只甚至都感觉不到,只有到了邻近海岸线的浅水区,海啸才显现出它的威力。
2011年3月日本东海岸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
海啸之所以能够远涉重洋,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海啸波的波长特别长,可以达到100千米以上。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速度与其波长成反比,波长越长,传播一定距离所消耗的能量就越小。所以,与波长较小的风暴潮等深水波不同,海啸这样的浅水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水体波动的幅度变化很小,所以能够保持其能量传播到更远的范围,在几千千米之外还能够兴波作浪。
那么,中国会发生海啸吗?
虽然中国大陆的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但是在太平洋、菲律宾海和印度洋发生的海啸对中国大陆沿岸地区的影响不大,因为大部分海啸的能量被中国东海和南海外围一系列群岛和岛礁阻挡了。即使在琉球群岛海沟发生的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由于东海的水深较浅、海底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