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海洋社会”与建设海洋强国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10-26 15:37:36 

编者按

  在国家确定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之后,如何贯彻、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为更好地解决这一课题,当然需要各方面的有识之士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思考。本文作者提出“海洋社会”的概念,试图从构建“海洋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理解海洋问题,结合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从多个层次上提出自己的思考和主张。见仁见智,以待更多的人参与讨论。

■黄建钢

海洋社会的三个宏观层次和两个微观层次

  “海洋社会”是一个崭新的、仍然需要进一步推介的概念。它来自于海洋社会学。对海洋社会学的理解产生了“海洋社会”的概念。对海洋社会学有多种理解,其中有一种理解是,这是从社会学角度构建“海洋社会”的知识体系。这种理解的一个逻辑结果是,“海洋社会”有可能成为一个解决国际性海洋矛盾乃至海洋冲突的方案。

  人类社会至今在整体上还是一个陆地社会。“海洋社会”至今还是一个未来和构建的概念。构建什么是一回事,怎么构建是另一回事。“海洋社会”可以分为宏观海洋社会和微观海洋社会两类。

  其中,宏观海洋社会由这样几个层次组成:一是最高层次的“海洋社会”,特指“全球海洋社会”。地球上的人类社会都可以归为一个“海洋社会”。从71%的海洋面积来看,我们居住的星球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球”。从“水球”的角度看地球这个星球,就应该把海洋战略放在治理未来发展问题的角度加以思考和表达。

  二是中间层次的“洋社会”。它是一个以“洋”为单位的人类社会,属于人类第二大“海洋社会”。从亚太经合组织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趋势:现在许多国家都在围着太平洋转,美国也在积极构建一个“太平洋社会”。它是人类第一个正在构建的完整的“海洋社会”。之前的“大西洋海洋社会”还只是一个“半洋社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只是覆盖了北部半个大西洋。

  三是最小层次的“海社会”。它是以“海”为单位的“海洋社会”。“海”是特指一个肉眼可见的水域。如中国由南向北就有南海、台湾海峡、东海、黄海和渤海海洋社会共5种形态。它们都是中国国家走出陆地走向海洋的必经之路。它们各有历史、问题及解决思路。

  微观海洋社会由“海上社会”和“海边社会”构成。“海上社会”又分为“海岛社会”和“海船社会”。前者属于不动社会,后者属于流动社会。不动的海岛社会有日本、英国和夏威夷等。“海边社会”还是一个新概念,也可称为“沿海社会”。在中国,绝大多数的海洋社会是这种海边社会或沿海社会,如温州文化、台州文化和杭州湾文化等。

  “海洋社会”概念的形成与如何理解“海洋社会学”概念密切相关。关键是,怎么断句5个字的“海洋社会学”?两种断法:一是把“海洋”加引号,并把“社会学”加引号。这是对“海洋社会学”的一般性理解,即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海洋”的问题,更多属于一种解释“海洋”的理论。二是把“海洋社会”加引号和把“社会学”加引号。这是对“海洋社会学”的最新理解,主要是从“社会学”角度来构建“海洋社会”。“海洋社会”是一个以海洋为中心和核心的人类社会。它既对应着“陆地社会”,又超越了“陆地社会”。它的理论基础是“海洋是人类的公共池塘”。“海洋社会”是建立在“海洋公共性”基础上的人类活动。但人类现在还普遍缺少这种意识和概念,普遍缺少海洋意识和海洋思维。所以,构建一个“海洋社会”既很有必要,也很有难度。

中国海洋社会的战略目标构建

  “海洋社会”不仅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海洋社会”思想其实已经形成,主要体现在2013730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201310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的重要演讲;以及20141110日,在APEC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在2013730日的讲话中,习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应该走一条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这既是路径概念,也是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同类的方式概念。在2013103日的演讲中,习主席提出了要用“共建”的方式来“共投基础设施”和建设“一路”的愿望。在20141110日的致辞中,习主席又把社会的“缘分”概念引入到他的海洋思维中,谈到以海洋结缘,要使太平洋成为一个太平之洋、友谊之洋、合作之洋,要见证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繁荣、进步。

  其实,“海洋社会”是“海洋社会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一般社会学是针对问题的理解和治理,“海洋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念和理论、方式和方法来构建一个崭新的人类社会。

  构建需要构想,构想又需要理想和理论。“海洋社会”注重一种崭新的人类海洋关系的构建,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和解历史上形成的或者正在激化的各种海洋问题和矛盾。所谓“和解”,就是要用“和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其手段包括谈判、商量、协商和相互退让、妥协及共同开发。

  中国的“海洋社会”构建目标有3个,也是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要构建一个“太平洋海洋社会”,第二层次是要构建一个中国的“沿海海洋社会”,第三层次是要构建一个不断引申的发展的“‘一路’海洋社会”。“太平洋海洋社会”,我们在习主席的“太平洋足够大,完全容得下中美两个国家”的外交对话,在南太地区80余场外交活动,在中国海军西太平洋军演,在中国海军参加“环太平洋军演”中已循其迹。对中国“沿海海洋社会”,有自北向南的渤海海洋社会、黄海海洋社会、东海海洋社会、台湾海峡海洋社会和南海海洋社会的构建。对“‘一路’海洋社会”,有共投、共建和共享的方案。

海洋社会:可能为实现海洋强国提供系统方案

  对“海洋强国”概念有两类不同的理解。一类是战略目标和策略过程的不同。战略目标是要建设一个“海洋强国”,策略过程是要通过“海洋”来“强国”,即强大国家。另一类是战略理解和方略理解的不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理解的“海洋强国”是一种方略理解。这在2013730日习总书记在中共……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61026/63383.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