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了一回日本名人

来源:王春华   发布时间:2015-05-21 03:05:33 

飞机降落在日本关西机场的震动把我从浅睡中唤醒。我随着许多日本人鱼贯走出了机场。天上还在下着小雨,清晰地映衬在机场塔楼的橘黄色灯光里。 “春华,看这里”,一个熟悉的口音一下子打断了我搜索的目光。不远处,朋友正冲着我挥手。一身考究的西装,精心梳理过的头发,真让我认不出来这位在大学里乡气十足的同窗。走近了,只有那微笑的眼神还留着在西湖钓鱼、在杭州农大橘园偷果子的狡黠。

在我的印象里,神户的自然条件与我国的福建最为相似。受濑户内海所赐,神户多深水良港,海岸线曲折,盛产秋叶螃蟹、明石章鱼、明石鲷鱼、鲈鱼等。同福建一样,神户也是日本最早开放的地区之一,不仅有全日本规模最大的唐人街——南京町,还有着许多风格各异的使馆建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神户的标志性建筑——明石海峡大桥,全长3.9公里,两座支撑钢绳的主塔相距2公里。由于1995年的大地震给神户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桥的设计也别具匠心,据说可抗8.5级强震,也因为神户的激烈海流,在桥墩下形成了特有的海涡。据说明石鲷鱼和章鱼之所以好吃,是因为鱼受到激烈的潮流冲击,肉就变得结实,所以每年都吸引着许多一试身手的钓鱼人。

在神户港区的一侧停着不少船只,据说都可以出租钓鱼。朋友领我上了一艘叫“东田丸”的钓船,船舷两侧早已站满了人。虽然人多,却都很有序地或坐或站。在日本短短的几天,让我领教了日本人的纪律,车辆没有抢超、没有猛拐,更没有抢红灯;就连地铁上都没有人挤座,所有的一切都是排队、再排队。看着大家手上拿的船钓竿,我的感触就更多了些。筏竿、矶竿、船竿,前打、落入……每种钓法在日本都是泾渭分明不能混用的,不像在国内逮着什么就用什么。

我转了一圈,看到几个人钓上来的都是些小鱼,我的心里就犯了嘀咕,用很硬的船竿对付小鱼,估计鱼赏脸的机会不大,还是挑条软竿吧。在船上的渔具出租室里挑挑拣拣,翻出了一把还算像样的筏竿。船上其他人都是中规中矩地垂纶而钓,我心想,与其这样等鱼,还不如打远一些。于是我走向船头,避开两侧的钓鱼人,向船头前方斜侧打出,稍稍收紧虚线,等来者上钩。朋友看我和其他人的样子大不相同,不禁有趣起来,悄悄问到: “这是什么钓法?是不是独创的中华流?”看我盯着竿头,他笑起来说: “看你笑而不答,真有不可告人之秘。”

竿头一抖,眼皮一跳。我一紧竿身开始收线,手上觉得不像是大鱼,拖上来一看是一条有点像小黄鱼的东西。朋友拿去给人看,一会回来说 “这叫狮鱼,他们钓的也是这个,加油干!”俗话说 “淡水钓一片,海钓一条线”,既然此处有鱼,就不必换位了。我继续侧打,不一会又钓上了两条。看着满船人寂寞的脸,朋友很夸张地拍着我的肩膀: “好好干,给日本人露一小手!”

时间快到中午,船有些摇晃,好像是起风了,一些船陆陆续续向港区外驶去。看着纹丝不动的竿头,我不禁有些怅然。抬起身来,我看到其实我们都在钓泊船位的两侧,远处就是港区的出口,前面船的出驶腾出了一片空地,我一不做二不休,使出吃奶的力气朝港区出口方向打去。估计是打得太远了,朋友探头探脑地看了一阵说: “你有没有个准头,打到哪啦?”可能是我们的声音干扰了其他人,不少人对我们侧目而视,我心中也不禁有些忐忑,如果没鱼那脸可就丢大了。朋友见状,装出一幅与己无干的样子,跟船员侃起了天气。

竿头轻轻抖了一下,又抖了一下,小鱼吧,别耍我,再抖一下我就拉了。正当我思绪纷飞的时候,筏竿尖如眼镜蛇头一般猛地向前一戳,我一把拽起竿身,先挂定鱼再说。由于串钩多在子线上重复打结,线的疲劳程度较大,一般用来钓小型鱼类;如果霸王硬上弓地对拉,往往在打结处断开。我小心地应付着鱼的冲击,渐渐向船边拖来,心中不迭叫苦,没有抄网,现在找谁借呀!

船舷处银光一闪,我看得真切是一条鲈鱼。正想着是不是搏一把,直接飞鱼上船,一把抄网从我身边伸了过来,配合着我拖带的方向,一举拖带上岸。我定睛一看,是一位胖胖的日本老人正在帮我解钩。朋友忙不迭地跑来道谢,又和老人说了些什么,他和善地对我笑笑,朝船舷走去。下午,我又钓了几条,就和朋友离船上岸了。

路上,我老惦记着那个日本胖老人说了些什么,朋友故作神秘,竟也是 “笑而不答”。追问再三,他终于答道:“他说你是个钓鱼名人。”我的心不知不觉地跳了起来, “你再说一遍,我头有点晕。”朋友说: “别臭美了,你今天钓的鱼最大,当然是钓鱼名人了,懂了吧?”

“那日本的钓鱼高手怎么说?我这个名人算怎么回事?”

“日语中的名人就和英语中的dogday差不多。他说你是个好运气的家伙。”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