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北极考察冰站作业全面启动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8-08 13:19:01 

考察队员正在短期冰站钻取冰芯 特派记者 高悦

 本报讯(特派记者 高悦)84日,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队在北纬78°59′、西经169°11′的北冰洋海域,开展了本次北极考察首个短期冰站作业,标志着第七次北极考察冰站作业工作全面启动。

  浮冰的情况对冰站选址至关重要。除了冰的厚度和平整度要达到要求之外,“雪龙”船或“黄河”艇能否靠上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雪龙”船船长赵炎平表示,由于海冰减少、密集度下降,本次北极考察进行首个冰站作业的位置与此前历次考察相比较为偏北。

  过去几天中,考察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作业位置。730日,考察队召开全体队员大会,对即将开始的冰站考察和防熊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然而,直到84日清晨,考察队才发现一块适合开展短期冰站作业的浮冰。由于“雪龙”船无法在浮冰边缘停靠,考察队决定放小艇送考察队员到浮冰上作业。按照要求,841330分,18名冰面作业人员乘坐“雪龙”船所载的“黄河”艇抵达短期冰站作业区。

  此次短期冰站为多学科联合作业,共设有海冰物理组、水文光学组、海洋化学组和海洋生物组4个小组,观测项目包括温度链浮标布放、海冰物理冰芯采集、积雪物理观测、冰雪厚度电磁感应观测、海冰光学观测、冰雪厚度雷达观测、冰面融池辐射等。其中,海冰物理组进行冰芯采集、海冰厚度剖面等观测;水文光学组进行海冰、冰面融池辐射和反照率观测;海洋化学组对海水、海冰、融池中的营养盐、二氧化碳等指标进行测量;海洋生物组通过采集冰芯、融池水样、冰下水样对该地区生物进行研究。

  经过4小时作业,参与冰站作业的考察队员共采集冰芯23支、冰下海水50升。除采样外,考察队还在冰面布放了两个温度链浮标,预计将在未来一年内为科研人员提供该点位水-气剖面温度的观测数据

  作业期间,考察人员和设备均由“黄河”艇运送至指定作业区。考察人员和物资上冰前,冰面作业现场负责人和防熊队员首先对冰站周围情况进行观察,包括探测冰面荷载强度、冰裂隙和覆雪融池等,并设立了防熊观测点。确认无危险后,考察人员才能登冰开展观测。为防止北极熊袭击,考察队进行了周密部署,除进行防熊培训外,防熊队员和在“雪龙”船驾驶台的值班人员在短期冰站作业期间一直进行安全眺望,冰面作业现场负责人全程巡视各作业区域。如遇突发状况,“黄河”艇和“海豚”直升机可随时前往救援。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