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与中国继续密切合作——访国际海底管理局新当选秘书长迈克尔·洛奇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8-03 16:14:44 

本报记者 周超

  在刚刚落幕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第22届年会上,英国人迈克尔·洛奇当选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任期4年(2017年~2020年)。就当选后的施政目标,对当前深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进程的看法,以及对中国在该领域成绩的评价和建议等问题,中国海洋报记者独家采访了迈克尔·洛奇。

  记者:首先恭喜你当选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在4年的任期内,你将致力于实现哪些目标?

  迈克尔·洛奇:谢谢!在明年就任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后,我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完成,主要涉及3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提高各国对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关注度,并努力将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发展与各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相契合。多年来,国际海底管理局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就是各国参与度较低,对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工作也缺乏了解。除了一些一直积极参与国际海底区域勘探开发的国家,许多国家对于进行深海底科学研究以及由此产生的潜在利益缺乏认识和了解,参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工作的积极性较低。这使得实现“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事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困难,也阻碍了进一步加强和开展国际合作的进程。

  二是致力于提高国际海底管理局内部的工作效率、加强问责制度和透明度建设。为了用负责任的方式推动秘书处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将重点加强战略规划制定,加强能力建设,以及在改善项目管理和预算工作的基础上,加强财政问责制度建设。现在的优先任务,则是建立一个包含各国际海底勘探矿区承包者和其他数据在内的实用性数据库。

  三是加快落实理事会的优先任务。这包括及时制定出台国际海底矿区开发规章、环保规章,以及执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积极参与关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预备会议。

  记者:迄今为止,国际社会还未实现深海底矿产资源的商业化开采,对此你怎么看?在你看来,应如何最终实现深海资源的商业化开采?

  迈克尔·洛奇:毫无疑问,深海底矿产资源的商业化开采未来必将实现。我期望各国际海底矿区承包者能够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迈着不同的步伐,最终实现商业化开采这一共同的目标。这当中,我认为不会存在问题。国际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实现商业化开采这一目标。这是显而易见、非常清楚的。然而,在进行深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开发规章还没有制定出台之前,我想各矿区承包者还都没有做好开采准备,对开采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也将受到阻碍。要制定出台一个经济型、商业化和环境友好型的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规章,需要各承包者和专家紧密的协作才能最终实现。然而,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值得警惕的是,开发规章的长期缺失将不利于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多年来,中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此你有何评价和建议?

  迈克尔·洛奇:对中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在签订国际海底矿区勘探合同当中所做的工作,我一直都印象深刻。得益于多年来的努力,中国成为首个拥有3个矿种勘探合同区的国家,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多年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所做的工作,尤其是在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研究和深海选矿技术研发方面,更是对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16年,中国政府立法通过了《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在建立法规管理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上为各国树立了良好的典范。我期望今后中国继续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开展密切合作,并与其他承包者紧密协作,致力于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科学研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共同推动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规章的早日出台。

人物档案

  迈克尔·洛奇,现任国际海底管理局副秘书长、法律顾问。曾担任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顾问(1996年~2003年和2007年~2010年),经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圆桌会议顾问(2004年~2007年),南太平洋渔业机构论坛法律顾问(1991年~1995年)等职务。他是一位有着28年职业履历的国际公共律师,并有着10年在英国和南太平洋从事海洋法事务实践的经历。多年来,他一直在南太平洋地区工作与生活,是《1995年联合国渔业资源协定》南太平洋岛国首席谈判代表,也曾在欧洲、亚洲、东欧、南太平洋和非洲担任渔业、环境法和国际法等领域的顾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