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盐的故事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7-26 10:54:05 

李茂和

  我国是最早人工生产食盐的国家,有着悠久的盐文化。早在夏商时期,沿海人民就知道煮海为盐。春秋战国时期,有盐国就富。位于山东沿海的齐国就因“富鱼盐之利”而国力强盛。《汉书》记载:“吴煮东海之水为盐,以致富,国用饶足。”西汉时期设立盐官,负责管理盐政及盐斤收购、上解、拨付等事宜。汉武帝刘彻颁布《盐法》,规定盐由国家专营,由盐户生产,按规定上缴盐税,禁止私人贩卖。在当时,盐的生产运销已是国家大事,汉昭帝刘弗陵为废除盐、铁等官府专营问题,专门从全国召集60多名贤良讨论,桓宽为此编著《盐铁论》记载了这次盛事。后来,盐业虽经过历代变革,但仍以官营或国营为主。明朝政治家、科学家宋应星在《盐政议》一文中,开宗明义写道:“食盐,生人所必需。国家大利存焉。”

  盐是生命之本,是人类生存必要的物质之一。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调味品,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前几年,有则新闻报道:一名50多岁的男子正在田间干活儿,突然一个跟头栽倒在地,昏迷不醒。周围的人急忙拨打120急救,结果等不到救护车赶到,人已气息全无。这样的事情在当地并非罕见,人们早就习以为常,除了叹息和同情,从未去深究个中原因。直到有关部门下乡调查时才发现原因,原来当地居民很少吃蔬菜和水果,只吃主食和咸菜疙瘩,盐分摄取严重超标,40岁以上的村民多患有高血压病。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盐竟有这么大的危害。

  与农村相比,城市居居对盐的危害认识较早。无论是电视台制作的养生类节目还是报纸杂志的保健类栏目,都提倡人们减少盐的摄入量。个别人甚至得了“恐盐症”,认为盐吃得越少越好,大有“视盐如虎”之势。盐真的对身体百害而无一益吗?最近,笔者的邻居王先生突感心慌气短,浑身酸软无力,家人忙将他送去医院救治。经抽血检验,王先生体内严重缺钠。原来家人怕他血压高,做饭时只放少量盐,甚至干脆不放盐。医生表示,盐分摄取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只有科学用盐才能促进健康。由此可见,盐并非一无是处。

  盐不断培育和扩展了人们的味觉,使人们的饮食由淡而无味变得有滋有味,人们的生活也从单调乏味变得丰富多彩起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许多花样翻新的食品和菜品,盐不失时机地拓展它在饮食领域中的“地盘”,几乎达到了“无菜不用盐”的地步。八大菜系各色佳肴,煎炒烹炸焖溜熬炖哪一样儿都离不开盐。就说鲁迅先生最爱吃的梅干菜扣肉,把芥菜或雪里蕻洗净、晒干、堆黄后,必须要用盐巴发酵才行,然后晾干即为梅干菜。梅干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盐的发酵程度。好的梅干菜咸淡适中,用它煨肉口感清香,软糯适口。盐不仅可使饭菜提鲜增味,还可让一些难以入口的食物顷刻间变成令人垂涎的美味。菠萝中的酶能刺激和伤害口腔粘膜及嘴唇表皮,产生疼痛、麻胀和苦涩之感,如在盐水中浸泡片刻再吃,就不会有刺激的感觉。

  盐不仅能调味,还有很好的消炎杀菌作用。清晨坚持用盐水漱口,可预防口臭、牙龈炎和慢性咽炎。盐的这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和医疗保健领域。在技术落后的年代,沿海渔民用盐来腌制多余的渔获物,以防腐败变质,这种水产加工方式一直延续了上千年。现在看来,常吃盐腌制品不利于健康,但是盐作为防腐剂,或许比现在添加的某些化学防腐剂更安全。据《黄帝内经》记载,盐属咸味入肾经,有补肾养阴的功效,把粗盐炒热包布敷在肚脐或后腰部,进行热敷温通经络,能补气壮阳,对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有较好的辅助治疗。

  厨房之外,盐还大有用武之地。盐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它可制成氯气、金属钠、纯碱、重碱、烧碱和盐酸。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盐进行加工改造,让它衍生出更多的新产品。这些产品用途广泛,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满足了人们的多种需求。如盐酸是强酸之一,对许多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工业等领域,并且可以制造碱、肥皂、各种清洗剂以及化妆品。与此同时,稀盐酸还可以治疗胃酸缺乏症和发酵性消化不良病。由盐制得的氯酸钠,依然保持了金属元素活跃的特性,在遇热、摩擦或者撞击时,很容易燃烧或爆炸,并发出鲜艳夺目的光彩。利用这个特点,盐可以作为制造火柴、焰火和炸药的重要原料。

  盐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用途。很多居民用盐和苏打水清洗陶瓷、玻璃等器皿的茶垢、污垢,去污效果较好。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的冻鱼、冻鸡、冻肉,放在盐水中不仅解冻快,而且能使食物保持鲜嫩。

  盐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将为盐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使用空间。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