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考察队成功布放锚碇观测浮标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7-21 15:05:26 

为北极变化对我为北极变化对我国气候影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国气候影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本报讯(特派记者 高悦)719日,正在执行我国第7次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船成功布放锚碇观测浮标。

  此次进行布放锚碇长期观测浮标作业的海域位于北太平洋,水深3800多米,是较理想的布放区域。布放的锚碇长期观测浮标主要由浮体系统和锚碇系统组成,浮标上部搭载风速风向仪、气压计、空气温湿度计、GPS等设备,下部还装有海面表层温度、盐度探测仪记录器,观测到的相关海气数据可直接传回国内。为保障浮标正常工作,获得较长时期固定点位观测数据,浮标上除了配有蓄电池外,还备有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

  据浮标布放现场负责人刘娜介绍,锚锭浮标布放并非简单,仅浮体就重达2.3吨,还有4吨多重的拖底锚链和水泥块。由于海况瞬息万变,不仅要确保顺利投放,还要兼顾人员设备安全。

  还没等到“雪龙”船完全停机,考察队员们就已经冒着凛冽的海风提前就位。1220分左右,红色的大吊车轻舒猿臂,将固定在舱盖上的浮体吊起向船舷外移,十几名考察队员紧紧控制住系在浮标上的止荡绳。在标体下部稳定入水后,刘娜下达脱钩释放命令。之后,“雪龙”船和浮标在海风和流场作用下逐步分离。船舷解缆完毕,考察队员迅速赶到后甲板进行缆绳释放。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浮标布放任务顺利完成。

  “本次北极考察计划布放和回收5套锚碇长期观测潜浮标,是历次中国北极考察最多的一次。”刘娜表示,由于北极环境恶劣,锚碇长期观测浮标布放的数量很少,我国长期以来缺少北极地海域长期定点连续观测数据。通过锚碇观测浮标可以获取北极区域定点海气界面定点长期变化数据,利用该数据订正数值模式数据和卫星数据,计算海气界面的热通量,为北极变化对我国气候影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考察队员正在布放浮标。 高悦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