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海蜇伤人!

来源:杂谈   发布时间:2016-07-13 17:02:35 

每年夏天,都有人在海边游泳被海蜇蜇伤,抢救无效死亡,极为惋惜。比较多的人,是被海蜇蛰伤后没有及时正确的急救,导致了比较长时间的痛苦。

我国每年79月均有相当数量的人被海蜇蜇伤。据北戴河海滨医院的一个统计,自1989年到1994年,5年来来,共收治被蜇伤病人3030例,其中引起暴发性过敏性肺水肿者占0.3%,有4例死亡(均伴严重休克)。根据公开报道,我们很容易找到下面的病例。

2014811日,从牡丹江到大连旅游的男子和友人到星海湾浴场游玩。在海边听到呼救,游过去后发现是一名女孩,身旁有个大海蜇,有撑开的帐篷那么大,他勇敢地推开海蜇,自己却被蜇伤。当晚,男子抢救无效离世。

201585日下午,大连一4岁女童和家人在夏家河子海滨浴场戏水时,因好奇拿起一块海蜇而不慎被其蜇伤。尽管浴场进行了简单处理,女童此后也被紧急送往医院,但最终未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现在,又到了下海游泳的高峰季节,今天特普及下海蜇蜇伤的急救常识。

海蜇毒素在刺丝囊内贮存和分布,1克刺丝囊含有5500万个单刺丝囊,一般在捕捞后,经加工处理其毒性可迅速消失。研究发现,海蜇毒素为四氨络物、5-羟色胺及多肽类物质,有较强的组织胺反应。其扩张血管及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较5-羟色胺分别大1015倍,还可使平滑肌收缩,或发生超敏反应,导致严重的肺水肿及过敏性休克,人被海蜇蜇伤后因毒性大小和毒素多少以及个体敏感程度不同而症状各异。

人体皮肤接触海蜇后,海蜇的刺丝可以迅速刺入皮肤,释放出囊内的毒素。不管海蜇丝死了还是活的,这个过程都可以发生。

610月份是海蜇的成熟期,每年789三个月海中海蜇较多,在天气突变、大风大浪的时候尤其应该注意安全,因为这时,海蜇容易被吹到海边上来。

上图是海水中的海蜇。

如果在游泳过程中发现海面上有类似塑料袋的东西漂浮首先应及时避开,不要到没有防护网的地方游泳。

人被海蜇蜇伤后,因海蜇的种类和个人的敏感性不同,反应有较大差别。大多数人立即感到触电样刺疼、麻木、瘙痒及烧灼感,但不严重。经过数小时后,局部会产生线状排列的红斑、丘疹,甚至出现瘀斑,水泡。个别严重的患者可伴有全身症状,如疲劳、肌肉痛、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慌、低热、口渴、出冷汗等。极少数对毒素敏感的患者,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咳血性泡沫痰等。若抢救不及时,甚至会因肺水肿、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预防海蜇蜇伤最重要之处在于避免与海蜇接触。海滨旅游地在海蜇汛期应设浮标栏网,井在海边建立醒目宣传警戒标志,并配合防伤害的科普教育宣传广播,以提高游人自我防护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儿童不要以为好奇去触碰海滩上的任何不明生物。

现场急救:蜇伤后马上用衣物海草、或者沙土等拭去粘附在皮肤表面的触须和毒液,千万注意不可以用手直接接触,防止再次蜇伤。用海水或者弱碱性 水,如2%-3%碳酸氢钠溶液,肥皂水等洗涤伤口。也可以用寄快递的胶带粘掉这些东西。

医院局部处理:胰蛋白酶2000U0.25%普鲁卡因溶液20ML-60ML在伤口近心端做局部封闭。

全身治疗: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口服或者肌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胺内药物。严重者给予地塞米松或者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呼吸困难了者应该注意防止肺水肿发生。伤口感染者,可以适当应用抗生素。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