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海涂 生态优先——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加强沿海湿地及海洋生态保护综述
■ 本报记者 汪涛 通讯员 钱林峰
每到候鸟迁徙季节,我国黄渤海地区要“接待”约1500万只迁徙的候鸟,它们从澳大利亚向北迁徙,需要不吃不喝连续飞行7天,才能到达江苏沿海湿地“休整”。在那里,候鸟要更换羽翼、储存能量,以利继续迁徙。
多年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坚持生态环保优先,科学利用海域资源,既保证了沿海开发,又保护了滩涂湿地,为候鸟打造了安全舒适的“驿站”。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汤建鸣说:“环保优先、科学利用,既是我们对候鸟的承诺,也是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规划引领 确保生态用海要求落到实处
江苏省共有滨海湿地约99..2公顷,包括淤泥质海滩、浅海水域、潮间盐水沼泽、沙洲、沙石海滩、岩石海岸、河口水域等7种湿地类型,是国内滨海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滨海潮间湿地、滩涂湿地是亚洲保存规模最大的同类湿地。
汤建鸣说:“江苏省在海涂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开发原则,确保20%%的生态用海落到实处,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年~2020年)》)》明确提出明确提出,,要合理控制围填海等用海活动。到2020年,江苏全省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控制在26450公顷以内公顷以内,,海洋保护区面积达到管辖海域的11%%以上,保留区面积不低于1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这些约束性指标,为统筹协调海洋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生态保护等提供了依据。截至目前,江苏省已有20..1万公顷的滨海湿地纳入生态红线区域予以保护。”汤建鸣表示,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计划在年内编制出台并实施《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确保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确保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不低于25%%,确保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及主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在划定生态红线的同时,我们还严格执行区域用海制度,并从2010年开始实行年开始实行围填海计划管理。”汤建鸣说。
2006年~2015年,江苏省共有15个区域个区域建设用海规划、7个区域农业围垦用海规划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准,其中农业用围填海占比达到67.5%。在具体围填海项目审批上,江苏坚持节约集约用海原则,优先保证国家、省重大项目用海,确保20%%的生态用海要求落到实处。
生态优先 严把海域使用生态“闸门”
目前,江苏省已有2处国际重要湿地、5处国家重要湿地,已建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27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53处处、湿地保护小区235处,全省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3.8%。虽然湿地保护呈现不断加强的态势,但仍面临围垦、污染、资源过度利用等威胁,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5月底 《,《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江苏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望告别无法可依的局面。”汤建鸣认为,此举对于依法规范滨海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江苏省将加快沿海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对沿海珍稀濒危候鸟集中栖息地、河口湿地、典型滨海湿地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确保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优先一直是江苏省海域使用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严格落实海洋环保‘三同时’制度和‘四不批’原则,对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专家评审不通过、百姓不答应、利益相关者协调和生态补偿不到位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汤建鸣说,“近几年,江苏省平均每年被否决的用海项目达10宗左右宗左右,,今年上半年就有9宗用海项目被否决。”
在海域使用审批环节,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要求围填海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符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
“除上诉要求外,对于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国家产业政策,但严重破坏海域资源、环境、自然景观、生态平衡的项目,我们也是不予批准的。”汤建鸣表示,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将继续强化执法监察等手段,依法维护海洋开发秩序。
经过多年的努力,20152015年的监测数据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沿海的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要湿地,连云港海州湾、海门蛎岈山海洋公园等重要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全省近岸海水水质稳中向好。
资源养护 千方百计修复海洋生态环境
“保护是前提,通过资源养护,千方百计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汤建鸣说。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2013年~20152015年省级以上年省级以上投入放流资金2.3亿元,投放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50亿尾亿尾((只),,近海黄鱼近海黄鱼、、对虾等资源明显得到恢复。进一步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先后建立了海州湾、小洋口、海门蛎岈山3个国家级海洋公园,设立了海州湾中国对虾,蒋家沙竹根沙泥螺、文蛤,如东大竹蛏、西施舌3个国家级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积极推进实施生态补偿制度,落实连云港徐圩港区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等一批重大涉海涉渔工程生态补偿资金6.8亿元。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亿元,实施了秦山岛、竹岛、羊山岛以及河口、海岸生态廊道修复示范项目,整治恢复海洋生态系统。连云港连岛、赣榆区秦山岛等岛屿通过实施无居民海岛整治修复工程,成为生态旅游岛。
“众人拾柴火焰高。海洋生态保护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汤建鸣说,“我们倡导和呼吁建立江苏海洋与渔业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资源环境保护。”
下一步,江苏海洋与渔业局将进一步加大海洋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加强海洋与渔业资源环境宣传,积极回应社会对海洋与渔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切,创造一个人海和谐的美丽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