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地震海啸活跃,海啸灾难频发。我国周边海域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边缘,面临着区域海啸和越洋海啸的双重威胁。
2013年9月,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第25次大会正式同意依托中国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揭牌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获批建设。
目前,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和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可实时获取全球800余个潮位站、60个海啸浮标数据和我国沿岸、岛屿112个分钟级验潮站的数据。海啸浮标实时监测是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海啸监测手段,我国已在南海马尼拉海沟西侧部署了海啸监测浮标,实现了对南海潜在地震海啸源区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快速准确的海啸数值模拟及预报技术是海啸预警的关键。我国目前建立了新一代的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啸数值预报系统,显著提高了模型计算效率。经测试,该模型对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的海啸数值预报可分别在5分钟、1分钟和30秒内完成,基本满足了快速海啸预警的需求。据了解,该系统计算完成后可自动批处理生成最大海啸波幅场、岸段预报场以及海啸传播时间场等产品。
此外,我国还建立了覆盖上述区域的海啸定量预警数据库,发展了快速海啸定量预警信息检索计算方法,建成了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啸定量预警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可以对该范围内潜在海啸源区发生的地震海啸进行预警报。目前,该系统已经实现了与海啸预警业务流程的无缝衔接。
在海啸研究方面,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和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在系统研究全球和区域主要倾滑逆断层强震震源机制和发生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海啸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建立了我国海啸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沿海大型工程海啸风险排查技术方法体系。
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和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主任原野表示,我国将通过自主开发建设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建立完善的地震海啸监测网、海啸预警系统和海啸减灾系统,为我国沿海地区和周边国家提供快速、准确的海啸预警信息。同时,计划在南海、琉球海沟东部、台湾东部等具有地震海啸潜在风险的关键海域布放海啸监测浮标,并与全球海啸浮标观测网联网运行,以有效监控日本南部海槽、东海琉球海沟、冲绳海槽、台湾南部至巴士海峡、马尼拉海沟的地震海啸波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