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我国南海的航海秘籍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6-02 14:00:02 

  《更路簿》又称《水路簿》《南海更路经》,是中国渔民在南海海域开展航行和捕鱼活动的航海指南。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没有精确的航海图标和卫星定位系统的久远年代,大凡前往南海作业的中国渔船都必备两样东西:罗盘和《更路簿》。渔民依靠罗盘确定航行方向,先用罗盘的“子卯午酉”定东南西北,又以八卦中的“乾坤艮巽”定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同时以子午线分南北,以卯酉线分东西。《更路簿》以起点、终点、针位和更数为4个要素,记载着从出发港口到南海各岛礁的详细情况、航行方位、时间与距离。

  “自大潭过东海,用乾巽使到十二更……”这是《更路簿》中的一句话。“大潭”指琼海潭门港,“东海”即西沙海域,“乾巽”是航行角度,“更”是指路程。凭渔民的经验,后船不见前船桅杆谓之一更,风帆船约行5小时,航程大约10海里。简短一句话就清楚地标注出发地、目的地、航向以及航程。

  在我国古代,船长都有记录航行轨迹的习惯,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 航行 中的点点滴滴,这便是《更路簿》的初稿。《更路簿》一直在不断完善和修改,经过一代代船长的手记,成为一部详细记录西沙、南沙群岛的岛礁名称、特征和准确位置,以及航线、岛礁地貌和海浪、潮汐、风向、风暴等水文气象信息在内的航海经。海上风云莫测,每次去南海海域作业都要在大洋上漂泊三四个月,赖以生存的淡水、粮食从哪里补给,打捞上来的海产品如何及时处理以防变质……翻开《更路簿》都会找到相应的答案。

  如今已发现的《更路簿》有十多个版本。最早的成书于明代,现存的大多成书于清代康熙末年。其中,彭正楷版本的《更路簿》记载有17条西沙捕鱼线路,200多条南沙捕鱼线路,29条从南沙返回海南岛的航线,7个海上交通枢纽和渔业生产中心。从这些线路看,西沙、南沙海域最晚在明代就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

  渔民在南海的作业,频繁往返于陆地与岛屿之间,便为南海诸岛中的主要岛礁都起了名字,方便出海作业和联络时辨别岛礁、确定方位。这些生动形象的名字在当地被称为“乳名”,清楚地记录在《更路簿》,成为渔民之间约定俗成的符号。其中有的以地貌命名,把司令礁称为“眼镜铲”。有的以海产命名,把南屏礁称为“墨瓜礁”。有的以颜色命名,把盘石屿称为“白峙仔”等。这些名字都极具海南方言特色,很多地名还以海南方言的发音译成外文。这从一个侧面证实,《更路簿》是海南渔民在南海渔捞活动的经验总结,包含了我国沿海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

  直到20世纪50年代,《更路簿》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更路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庞修河)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