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7日,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预报中心主办的赤潮现场培训研讨会在惠州市惠东县召开。会议对广东省今年发生的赤潮现象及监测工作进行了总结。
据悉,今年1月1日~5月27日,广东沿海共发生赤潮14起,累计分布面积约948平方公里,赤潮原因种为红色赤潮藻、中肋骨条藻和夜光藻,均无毒性。本阶段赤潮特点为发生次数多、分布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原因种较单一、发生地分散。目前,14起赤潮均已消退,未发现对广东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李瑞娟)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
本报讯 5月27日,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预报中心主办的赤潮现场培训研讨会在惠州市惠东县召开。会议对广东省今年发生的赤潮现象及监测工作进行了总结。
据悉,今年1月1日~5月27日,广东沿海共发生赤潮14起,累计分布面积约948平方公里,赤潮原因种为红色赤潮藻、中肋骨条藻和夜光藻,均无毒性。本阶段赤潮特点为发生次数多、分布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原因种较单一、发生地分散。目前,14起赤潮均已消退,未发现对广东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李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