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多国研究人员近日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文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北极地区繁殖的一种名为红腹滨鹬的候鸟的体型正在日益变小。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动物产生影响的一个代表性现象。
体型缩小对红腹滨鹬不是一个好消息。这种可连续飞行5000公里的候鸟会跨越半个地球到热带过冬,但体型缩小可能会使它们的喙变短,导致吃不到深埋在沙滩中的食物,最终死亡。
红腹滨鹬主要栖息在环北极地区,属长距离迁徙鸟类,每年秋天从北极飞到西非等地的热带沿海地区过冬,春天又飞回北极繁殖,中国的渤海湾等地是它们中途停歇地。
原本,红腹滨鹬飞到北极正是那里冰雪开始融化之时,昆虫种类最为丰富,数量也很多,是红腹滨鹬幼鸟的主要食物来源。研究人员在分析了卫星图片后发现,过去33年,红腹滨鹬繁殖地的冰雪融化时间提前了约两个星期,这意味着红腹滨鹬的孵化期与昆虫的繁盛期将错开约两个星期,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北极暖和年份所生的红腹滨鹬因食物不足而体型缩小。
由于这些缩小了的红腹滨鹬的喙都比较短,当它们飞回西非过冬时,就吃不到深埋在热带沙滩之下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只能以海草等为食。因此这些红腹滨鹬幼崽第一年的存活率只有体型较大红腹滨鹬的一半左右。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短喙不利于红腹滨鹬生存,这些候鸟最终也可能进化成身体较小但有着长喙的模样。他们还据此提出,未来在北极繁殖的动物身体与外形的变化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从而可能对种群数量产生负面影响。(林小春)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