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海洋灾害承灾体调查 掌握海洋灾害基础数据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5-12 13:44:32 

  海洋灾害承灾体是指分布于沿海地区容易遭受海洋灾害影响的对象,如海堤、渔港、养殖区、海洋工程等,同样的灾害叠加在不同的承灾体上造成的危害千差万别。近年来,我国沿海海洋灾害强度呈快速上升趋势,沿海各类承灾体变得越来越脆弱,沿海城市中、远期承灾力指标偏低,一旦受灾,极易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次生灾害。掌握海洋灾害承灾体基础数据信息是建设海洋防灾减灾体系的基础,对于推进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重点防御区划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一系列加快海洋灾害承灾体调查、摸清灾害底数的举措纷纷出炉。

  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会同江苏、浙江、福建和广西4省(区)海洋部门完成了海洋灾害典型承灾体调查工作试点,编制完成《海洋灾害承灾体调查技术规程》《海洋灾害承灾体调查工作方案》,并由国家海洋局正式印发。同时,还开展了以精细化预报重点保障目标筛选为目的的承灾体分级方法研究工作,编制完成《海洋灾害重点保障目标选取方法》(初稿)。

  浙江省历时两年多对沿海33个县(市、区)28类承灾体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风险排查,摸清了沿海地区海洋灾害承载体的分布情况及其属性,分析了其脆弱性特征,排查了沿海地区存在的海洋灾害安全隐患,全方位编制了海洋灾害风险隐患清单。

  江苏省、福建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完成了沿海地区海堤、渔港、水产养殖区、沿海大型工程等几类主要海洋灾害承灾体的分布状况调查,形成了包括沿海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现场调查图、承灾体数据集等在内的专题调查成果。

  2016年,根据国家海洋局统一部署,海洋灾害承灾体调查工作已在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上海、广东、海南等沿海省(区、市)全面开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