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圆满完成第104潜次下潜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4-29 16:36:09 

蛟龙号完成下潜任务后成功回收 徐小龙摄

  本报讯(特派记者卢晨)“向阳红09”船时4287时(北京时间4285时),正在执行2016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7航次)任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潜航员学员陈云赛和张奕,进行了本航次第一航段第二次工程下潜,这也是蛟龙号自投入使用以来的第104次下潜。下潜地点位于西北太平洋维嘉海山西南侧山顶,最大下潜深度1957米。

  当地时间上午703分,蛟龙号布放入水;1702分,潜水器被成功回收至甲板。下潜时间共9小时47分钟,其中海底作业时间6小时38分钟。

  此次下潜不仅完成了潜水器技术状态复核与设备功能验证,同时也采集到了大量结壳和生物样品,包括砾状结壳54.9公斤、结核0.4公斤、4厘米结壳岩芯样品1段;采集巨型底栖生物样品12个,其中海绵4个、珊瑚3个、海胆2个,以及海星、海蛇尾、海鳃各1个,近底层水样8升;获取了大量海底高清视像资料。

  本航次第一航段首席科学家王春生告诉中国海洋报记者:“本潜次初步表明,富钴结壳在维嘉海山西南部山顶区域发育具有一定的范围,巨型底栖生物种类与采薇海山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航次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蛟龙号副总设计师胡震表示,本航段前3个潜次暴露出潜水器在维护保养中存在的一些技术不足,经过技术人员彻底检查维护后,解决了潜水器蓄电池、接地等4个故障。此次下潜作业过程中,潜水器技术状态良好,未发生任何故障报警,表明蛟龙号在经过本航段17天的设备与人员磨合后,技术状态渐入佳境。

  同时,在此次下潜过程中,潜航员学员陈云赛和张奕也分别独立作为主驾驶进行了短距离驾驶,对于提升第二批潜航员学员的实地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航次现场指挥部消息,蛟龙号预计将于430号进行第105次下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