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超:为了到南极第一次“撒了谎”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4-11 14:49:06 

本报特派记者 吴琼

  陶超是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的一名售后区域服务经理。那时,“陶经理”是一位标准的空中飞人,负责7个省的产品售后服务工作。

  201511月,陶超登上了驶往南极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成为中国南极中山站的一名越冬队员。作为越冬队水电机械班班长的陶超,每天负责检查发电栋的安全,与机械师穆连庆一起修理维护车辆设备,协助清理站上的建筑垃圾……

  1965年生在武汉的陶超,小时候跟随工作调动的父母到了广西柳州,20岁进入柳工当了一名钳工,这一干就是31年。“到60岁退休,我还有9年的时间,这一生我都会在柳工。”

  在南极,很多机械车辆设备都是由柳工生产的。从2008年开始,柳工每年都会派遣一名员工参与我国南极考察。“我们厂第一个来过南极的同事回去之后,跟我们聊冰山、企鹅,把我们羡慕坏了。”每年参与南极考察的同事回国后,陶超都会请他喝酒,“就想听他们跟我说说南极的事。”

  听了多年南极故事,陶超不满足了,他想亲身领略南极的壮美风光,经历一次南极考察的探险过程。

  无奈的是,陶超一直抽不开身。1997~2006年,他被公司派到广州做售后服务管理工作;2008~2010年,又被派到天津建立售后团队。其间,他主持编纂了《装载机的故障案例汇编》等3本公司内部资料书籍。

  到了2015年,陶超再也坐不住了,第一次对领导“撒了谎”。他深知单位领导不会同意他离开公司一年多,就告诉领导自己只是度夏队员,去南极半年就返回。领导考虑他向往南极多年,就破例允许他报了名。“当领导看到考察队的任命选我当越冬队员,要在南极待一年多时,我假装不知情。任命已下,领

  导也不能改主意了。”他说。

  “骗”完领导之后,还要回家做母亲和老婆的工作。“我妈已经80多岁了,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很听她的话。参加工作前,我特别想当兵,但她不同意,我都通过体检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次为了南极,我决定‘骗’她一回。”

  “妈,我要去南极。南极特别好,风景漂亮,队里还管吃管住,没有任何危险。”“去多久?”“一年。”沉默了片刻,老母亲缓缓地说:“去吧。”陶超心里松了一口气。如果老母亲不同意,他将面临尽孝和追梦的两难抉择。

  “当初公司派我去广州和天津,我老婆都不乐意。一走那么久,家里完全指望不上我。这一次,我主动‘离家’,她闷闷不乐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还是同意了。”陶超欣慰地说,这得感谢读大学的女儿的支持,悄悄劝说她妈妈。“‘班长’不难干,难的是到南极要突破重重‘阻碍’啊。”

  在南极,以往衣着光鲜、头发铮亮的“陶经理”换上了工作服,人生第一次理了光头。除了造型变了,他的工作内容也变了。刚到中山站附近,陶超还未能来得及欣赏美景,就被卸货巨大的工作量吓着了。“每天10个小时的体力活,到了晚上累得倒头就睡,我20多年没干过体力活了。”除了一时难以适应的超负荷体力工作,他还不能适应穿厚重的棉衣棉裤,“我生活在暖和的柳州,从小连秋裤都没穿过,现在穿着厚厚的棉衣感觉很不习惯。”

  好不容易完成了卸货任务,等待他的则是中山站上大大小小20多部需要维修、保养的车辆,他和队友搭班一辆一辆地检查、维修。“我不但要负责柳工的吊车、装载机和挖掘机的维护,站上其他车辆我也要去维护。”在陶超心里,在柳工就要爱柳工,在中山站就要爱中山站。

  每天埋头在车库维护车辆,就连距离中山站仅4公里的澳大利亚劳基地站,他都没顾上去参观。“如果有时间了,我一定会去趟劳基地。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去北极看看。”他憧憬道。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