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山东海洋与渔业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海洋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引领,以建设“海上粮仓”和海洋生态文明为重点,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依法治海治渔,为“十三五”海洋与渔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扎实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利用好“海上粮仓”建设投资基金,组织实施14项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和10项支撑保障重点工程。抓好4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完成山东省海洋牧场观测网25个站点布设和业务化运行。优化远洋渔业生产布局,积极拓展作业空间,新建和更新现代远洋渔船50艘以上。
二是不断加强海域使用科学管理。加快海洋规划编制,启动《山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的局部修改工作和县级海域使用规划审批,构建省、市、县三级海洋功能区划体系。科学编制围填海计划控制指标建议,保障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用海需求。实施差别化围填海计划指标供给政策,优先保障“蓝黄”两区、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公益项目用海需求,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集中集约用海,严格落实《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海域资源科学配置,严格执行《山东省项目用海控制指标》,出台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办法、修订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招拍挂办法等制度,确保实现海域海岛资源价值最大化。
三是持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施浅海海底森林营造、蓝色海湾治理、重要河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修复、黄金岸线恢复、潮间带湿地绿色屏障构建等工程,在沿海7市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全面落实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将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全方位、全覆盖纳入红线管控。以红线区区域生态修复整治为重点,推进近岸海域、陆域和流域环境协同综合整治。推进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分级管理,实现监测数据共享服务。尽快组建山东省海洋预报减灾中心,建立完善市县机构框架,推进海洋预报减灾体系项目建设,提高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能力,今年年底前实现省、市和试点县预报减灾工作业务化运行。
四是努力提升科技创新和对外合作水平。大力实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重点在海洋生物、海洋仪器装备、智能信息化、海水淡化等领域开展重大技术创新。支持国家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海洋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建设,组织认定20家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筹建海洋合作交流中心,建设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和先导区,举办东亚海洋博览会、东亚海洋合作论坛等交流合作活动。
五是深化海洋与渔业法治建设。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海洋和法治渔业的决定》,加快推进水生生物养护、水产品安全监督等立法进程,开展重大政策落实和专项法制督察。创新海上涉外渔业综合管理机制,建立省、市、县统一的渔船动态监控中心。继续开展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专项整治,加强渔船标识集中检查和证书证件专项执法,严厉打击渔船“互联保”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集中开展渔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行动,落实好渔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研究完善海洋与渔业政策支持体系,深入开展软科学课题研究,抓好创新性研究成果的落实应用。成立山东省海洋发展研究会,加强海洋智库建设。
六是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海洋与渔业系统良好形象。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大力倡导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敢于争先的拼搏精神,推动海洋与渔业新发展。健全工作责任制,理清责任链条,确保每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坚决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纪律底线。加大惠渔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严肃整治行业不良风气,坚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树立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干部的良好形象。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