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铭:拥有三张身份牌的老南极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3-30 14:24:31 

生于1968年的王俊铭今年是第6次来南极,是一位老南极。他在中山站有3张身份牌。

王俊铭真正的身份牌是发电组负责人。发电栋被称为中山站的心脏。“心脏”一旦停止跳动,整个站区的供水、供电、供暖都将中断,站区将无法维持运转,甚至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因为深知“心脏”的重要性,考察队安排3名队员值班,每12小时换班一次。

在值班的12小时里,王俊铭每一个小时要检查、记录一次发电机的功率、油温、油压、水温等数据,还要监控整个站区的烟雾警报系统。“万一出现烟雾警报,我们要第一时间汇报,贻误火情可是大事。”王俊铭说。因此,不管是王俊铭还是另外两位队员李玉峰和徐平,在值班时都是一刻也不敢松懈。夜班,困了,喝咖啡,再困,站门口吹会寒风,清醒一下。

中山站的浴室在发电栋的3楼,发电人员也就多了一个打扫浴室的任务。王俊铭说:“我们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左右时间,把浴室的地板、窗户、墙壁擦一遍,让它跟家里一样整洁。环境好了,大家洗澡舒服,我们看着也舒坦。”王俊铭称打扫浴室为“健身时间”,并且一直坚持着。

他的第二张“身份牌”是理发师。“我进过昆仑站三次,理发手艺就是那时候练的。”提起昆仑站,王俊铭很自豪,自豪自己曾经作为机械师多次到达冰穹之巅,自豪自己有一群“过命交情的队友”。

每年,昆仑站队从离开中山站到返回,都需要五六十天的时间。其间,队员吃水都是雪化水,从采

雪到加热成水,往往需要几个小时。吃水如此难,洗澡洗头发更不敢用水,剃光头成了昆仑队的传统。昆仑队没有理发师,只能队员之间互相理发。王俊铭说:“第一次进昆仑站时,我只会剃光头;第二次进昆仑站时,就可以理个板寸、毛寸了;到了第三次,就基本可以得心应手地理出队友要求的发型了。”

每次进内陆之前大家都是光头,但回来之后为了回国见亲友,队友们对于发型就有了不同要求,王俊铭因此练就了更纯熟的技艺。“现在,只要10分钟就可以理出一个锃亮的光头。不光是男队员,女队员也找我修剪过头发呢。”

因为这第二张身份牌,中山站发电栋二楼楼梯转角处成了理发室。队员们想理发了,就会先打电话到发电栋看是不是王俊铭休息,只要他休息就可以随时享受免费理发。

他的第三张“身份牌”是兼职厨师。王俊铭出生在上海。上海男人喜欢居家做饭,王俊铭也是如此。“父母会做上海菜,我自然学了一些,在贵阳也学到了不少当地菜。”

在家习惯了做饭的王俊铭,不管是三进昆仑站,还是三次越冬,都闲不住,有空就去帮厨。作为替补厨师,王俊铭很乐意露一手:做点上海的烤麸,炖一锅贵州的酸汤鱼,来一锅豆花面……“给大家换换口味,我很有成就感。”王俊铭说。

然而,按照有关最新规定,越冬队员的年龄必须小于50岁。王俊铭很遗憾:“如果觉得年纪大了不适合进内陆,让我来南极发发电、做做饭也行啊。我还没去过北极呢,这次越冬一结束我就50岁了,真就没有机会了。”

王俊铭喜欢南极。他说南极的景色很美,美到让人的心很安静;队友很好,好到让人的心很温暖。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