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晚也就是农历正月廿九晚上,文峰天后宫内外张灯结彩,妈祖“尾暝灯”活动进入高潮。
人山人海
欢庆元宵佳节
把烛蒂带回家继续点上
虔诚小信众
长龙般高挂的百家姓灯、红火的“烛山”
浩大的踩街队伍
中华妈祖网(微博)讯(苏丽彬)7日晚也就是农历正月廿九晚上,文峰天后宫内外张灯结彩,妈祖“尾暝灯”活动进入高潮。现场,由善男信女从家带来一对对红烛插上宫前早已摆好五个大烛架上,分别是2艘帆船架和3个如意架。不一会儿,宫前的五个烛架便插满了火红的蜡烛,每个架子都有专人打理。长龙般高挂的百家姓灯、红火的“烛山”和琳琅满目的妈祖贡品,增添了独特的节日气氛,引得众多市民和摄影爱好者连连拍照留念。
烛山是在木架上装有数以千计的烛钉,远远看去好似一座座烛山,百姓要待花烛烧到只剩下五六厘米时,才将其熄灭,把烛蒂带回家继续点上,表示祥瑞平安。这也意味着,莆田全市范围内的元宵活动从初六开始,经过村元宵和总元宵到此已全部结束。
随后举行的文艺踩街,车鼓队、腰鼓队、九鲤灯、舞龙舞狮、还有古装扮相的大五福、三及第等,组成上百米长的文艺表演队,浩浩荡荡,绕着文峰宫一路游行,观看踩街的市民更是人山人海。
信众陈女士表示,今夜来到这里,点上一支支红红的蜡烛,祈求平安如意。烛光中也带着妈祖的保佑,缓缓降下我们莆田人闹元宵、过春节的帷幕。的确,文峰天后宫的正月廿九妈祖总元宵活动,俗称“尾暝灯”,其中“烛山祈福”和“大五福”,别具特色。莆田妈祖元宵节庆,始于正月初六日,至正月二十九结束。各村、各里社上元祈福日期虽因地而异,但莆田民谚中的“文峰宫起,文峰宫止”的莆田元宵活动却是千百年形成的民俗活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