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度日的北极熊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2-25 16:47:00 

227日是国际北极熊日。这一节日最初是在拥有北极熊栖息地的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俄罗斯、挪威、加拿大、丹麦(格陵兰岛)和美国(阿拉斯加),设立的初衷是为普及北极熊的相关知识,并吸引全社会关注北极熊保护,后来逐渐成为关注北极熊生存状况的全球性节日。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是冰原上的王者。成年北极熊身处冰原食物链的顶端,直立时身高超过3米,体重接近1吨。北极熊绝大多数的食物都是肉类,主要捕食海豹,特别是环斑海豹以及髯海豹、鞍纹海豹、冠海豹。除此之外,它们也捕捉海象、白鲸、海鸟、鱼类、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会吃一些腐肉。春末夏初时,它们常常会到海边寻找海藻补充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物质。夏季时,北极熊也会寻找浆果或者植物根茎果腹。和其他熊科动物不一样的是,它们不会把没吃完的食物藏起来等以后再吃,而是享用完脂肪之后就扬长而去。要知道对它们而言,高热量的脂肪比肉更为重要,因为它们不仅需要维持保暖用的脂肪层,还需要为食物短缺的时候存储能量。

据研究证实,北极熊是从500万年前进化而来。它的祖先为棕熊,但又有别于栖息在陆地的棕熊。北极熊更加适应生活在北极海冰的包围之中。据科学家估测,世界上现存约2万头至2.5万头北极熊。

北极熊平均寿命在30岁左右,在自然界中没有天敌。但目前,北极熊已经迎来物种进化史上最为严酷黑暗的时刻。全球变暖现象使得北极地区的冰雪融化比过去提前了1个月。令北极熊感到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零下45摄氏度。它们的两层皮毛和厚厚的皮下脂肪具有非常好的保暖性,短小的耳朵和尾巴也起到了防止热量散失的功效,而气温的升高有被热死的可能。更为严峻的是饥荒,目前北极熊的捕食对象数量减少,捕食时间缩短,捕食地域也受到限制。

同时,科学研究表明,北极熊是世界上受污染影响最严重的哺乳动物之一。越来越瘦的北极熊身上出现的变化,可能与基因多样性的减少有关,过去百年北极熊的基因库缩小,导致它们出现近亲繁殖。化学污染物则影响了雄性北极熊的繁殖力,无疑使它们的繁衍困难重重。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或

将有2/3的北极熊消失。(穆清)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