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探冰两千里——随近岸海冰联合调查队急行记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1-28 15:43:10 

为进一步掌握2015年~2016年冬季我国黄渤海沿岸海冰的实际发展情况,2016113日~119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及辽宁省海洋环境预报与防灾减灾中心等单位组成海冰调查队(以下简称调查队),由中国海洋学会海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强带队,一行18人对我国黄渤海沿岸进行了实地冰情调查。

中国海洋报记者跟随调查队从北京出发,驾车行驶2000多公里,最远抵达辽宁省丹东市,途经约10个城市。历经一周,对沿岸近20个站点进行了海冰观测。■本报记者方正飞

冰情较去年偏重

“现在有卖防滑链的,你们带了没有?““去年我在冰上摔了两跤,疼了一个星期。上冰记着要拄根铁钎子当拐杖!”

113日清晨,调查队在同事们的嘱托声中出发,携带无人机、冰钻、冰钎、温盐仪、红外测温仪、GPS等专业观测仪器,一路北上。

正如出发前调查队预料的,辽东湾的气温要比北京低5摄氏度左右,并伴有5级~6级大风。117~119日,正赶上今冬最冷的强寒潮,虽然早有准备,队员们全副武装,只露出眼睛,但一下车还是被刺骨寒风吹得“透心凉”。

调查队对黄渤海沿岸的近20个海冰观测点进行了观测,发现今年海冰冰情总体较去年偏重,觉华岛附近的小坞渔港、锦州市笔架山白沙湾、营口市辽河入海口及盘锦市红海滩、大连长兴岛冰情较重,有大面积的固定冰、大量堆积冰,并有大范围的浮冰。东港市白云闸码头渔船靠港,獐岛客运码头、大鹿岛客运码头、二界沟码头冰封停运。渤海海域的葫芦岛、绥中、庄河港观测点冰情较轻,冰层相对较薄。大连庄河港沿岸只有少量搁浅冰,漂浮小范围浮冰。

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相关专家介绍,今年的冰情较去年、前年偏重,比2009年~2010年的海冰灾害较轻。121日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了今冬首个海冰蓝色预警,辽东湾最大浮冰面积已经达到了60海里。

气象专家表示,此次寒潮的成因和北极涡旋南下密不可分。通常情况下,北极涡旋并不会轻易离开北极地区,但去年12月底,位于冰岛的强大气旋式风暴将北大西洋的热量带向北极地区,使通常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的北极突然升温至0摄氏度以上。受这个气旋式风暴的“排挤”,北极涡旋“被迫”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一路南下,使海冰冰情进一步加重。

无人机派上了大用场

113日,海冰调查队到达辽宁,多个海冰观测点冰层较薄,不适宜开展冰上实地观测调查,使用无人机观测成为有效的方法。

无人机监测是集先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遥测遥控技术、通讯技术、GPS差分定位技术和遥感应用技术为一体,广泛应用于海洋灾害中的赤潮、溢油、台风、风暴潮、海冰等灾害的监测手段。无人机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图片和视频,在海冰卫星遥感监测提供的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的情况下,可将无人机拍摄的图片与卫星提供的数据进行校正,为海冰卫星遥感监测积累数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郑磊说,“无人机续航时间为15分钟左右,配4K高清摄像头,图像直接传送到控制端,云台的拍摄角度可调节,是非常好的观测手段,极大的方便了海洋观测。”。

除了技术上的优势,无人机还具有监测范围更大、更安全的特点。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灾害预警报室处长李宝辉介绍,在没有使用无人机以前,海冰调查人员要在海冰上行走很远,并在冰面上插上红旗作标记,以防迷路。

此次海冰调查出动无人机7架次,成为海冰调查的主要观测工具。

为防灾减害提供可靠依据

“国家海洋局和地方政府对海冰冰情非常重视,每年都会联合十几家单位就当年的海冰情况进行会商,同时到一线展开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比较直观,比航空影像、卫星图像、影像资料和数据预报的资料更加真实。”吴强对记者说。

海冰是我国北方冬季海洋自然灾害之一。吴强介绍,2010年的海冰灾害对黄渤海地区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造成了巨大损失。辽宁、河北、天津、山东等沿海三省一市受灾人口6.1万人,船只损毁7157艘,港口及码头封冻296个,水产养殖受损面积207.87千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3.18亿元。

113日,在辽宁省兴城市的小坞渔港开展海冰监测时,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隋俊鹏指着不远处的小岛说:“那就是觉华岛,每年冬季海面一结冰,岛上的居民就在冰面上往来行走,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海冰调查队每年都要到这里监测冰层的厚度,为海冰预报提供更加准确的资料。”

116日,海冰调查队到达大连庄河港,海面上漂浮着小范围的浮冰,记者能够清晰地看见远处的钻井平台和海面上的工程船。“清楚地掌握这里的海冰情况,提供更加准确的海冰预报,可以为海上石油平台的生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李宝辉说。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从2005年开始进行系统性的海冰沿岸调查,为研究渤黄海沿岸海冰发展特征及对沿岸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与卫星遥感监测、航空遥感监测、破冰船观测和雷达监测互为补充,为海冰预报模型的改进完善以及海冰预报结果的检验提供了依据,为渤海和北黄海沿岸及海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生产、管理、防灾减灾以及海冰灾害及风险分析和评估等提供了支持。同时,海冰沿岸调查对全面了解海冰对海水养殖、渔业捕捞、海上交通运输、石油开采和港口码头等造成的影响,也发挥了有效作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