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海岸带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徐祥民提出:

来源:廖洋 寇大鹏   发布时间:2015-05-21 03:09:06 

世界上60%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线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进入21世纪,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已给海岸带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海岸带地区成为生态环境脆弱带。在日前举行的“亚洲—太平洋海岸带”(CAZP)2008国际学术研讨会上,“CZAP2008”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徐祥民教授在访谈中提出:实现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岸带可持续发展。

海岸带:人类重要的生存区

海岸带,笼统地说就是海岸线向海向陆两侧扩展一定宽度的区域。海岸带是临海国家宝贵的国土资源,是海洋开发、经济发展的基地,是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纽带,地位十分重要。

据徐祥民教授介绍,我国约一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带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大一部分由这里产生。国内和国际海陆之间的交通枢纽、重要的港口、城市中重要的工业都集中在这里。

徐祥民表示,海岸带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区域。这个区域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有许多特殊的生态系统,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岸带地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近年来,由于对海岸带的不合理开发,出现了很多环境资源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国家都在寻求对海岸带进行综合规划和管理的途径。

从开发到保护:漫长的蜕变

徐祥民介绍,在国际上,如北欧的一些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由于人口数量较多,资源相对短缺,早期都有过大规模开发海洋的经历,而这些开发活动在历经几十年的检验以后,被证明是留有遗憾的。如今,各国都更加重视海岸带的生态保护,由从前的“鼓励开发”转变为“限制开发”政策。

中国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蜕变。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被高度关注,我国也开始了大规模开发海洋的历程。几十年来,我国的海洋事业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沿海各地的海洋环境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国家逐步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加强了对海岸带的保护。在国务院批准的新“三定”方案中,国家海洋局被授予“加强海洋战略研究和对海洋事务的综合协调”的职责,这对于国家海洋局作为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履行综合协调海洋开发利用的责任,推进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习成功经验:海洋综合管理

“在海岸带管理上,国际上一个非常成功的经验就是海洋综合管理。”徐祥民告诉记者,海洋综合管理简单地说就是摆脱单一经济指标和单一环境要素,把海洋作为一个综合体,由国家通过各级政府对海洋的空间、资源环境等进行统筹、协调管理。

澳大利亚就是一个对海洋进行综合管理的范例。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对海岸带地区的规划和管理,其综合性海岸带管理已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维多利亚州的国家级海洋公园和海洋保护区体系是其中一个较大的系统,该体系包括13个新成立的国家级海洋公园和11个小型的海洋保护区,将维多利亚州整个海岸带范围内的一般地域与重点地域相结合,确保维多利亚州生物的多样性。其中,13个海洋公园主要保护维多利亚州内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和生物链;11个海洋保护区主要保护具有显著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小型区域。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海岸带管理模式,在海域使用规划、滨海景观规划方面已经做到了综合管理,但在环保资源利用的很多方面仍然以分部门管理为主。徐祥民评价说:“这种管理方式稍欠系统性和全面性。”

生态保护优先重点海域“以海定陆”

“对于现阶段我国海岸带的开发与利用,应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损害长期的生态效益。”徐祥民向记者表示。

徐祥民进一步提出,海洋中很大一部分污染来自大陆,因此应当施行“陆海统筹”的管理办法,对于重点海域,应当“以海定陆”,即以海洋的纳污能力决定陆上的排污量。

徐祥民阐释说,在我国现有经济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这套办法施行起来还比较困难,但可以在重要的生态区或者经济水域,例如重要的海湾、河口区等地区率先施行,并逐步推广。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