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莎”掠走“海洋光学第一标” 顶风斗浪救浮标

来源:中国海洋报记者 李明春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6:55 
台风“麦莎”自浙江省玉环县登陆后逐渐转为热带风暴北上,于8月7日傍晚逼至青岛,近海风力短时间增至十级。顿时海上风急浪高,使布放在青岛浮山湾海域进行海上试验的我国首个海洋光学遥测浮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遥测浮标通过钢缆与布放在近岸的母标相连接。在狂暴的风浪中,遥测浮标传输回的数字信号显示,浮标一直工作正常。科研人员不敢懈怠,紧张跟踪观察。随着风浪的继续增大,科研人员发现遥测浮标逐渐脱离了母标,他们断定遥测浮标发生了意外。随之向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报告,请示给予救助支持。

8月7日上午,青岛全市已进入防台部署,各种船舶均进港或进入锚地避风。恰在此时,浮标被风浪掠走。惟一的办法是派船只到事发海域实施搜捞。而此时海上风暴正酣,船舶出海将意味着什么?北海分局副局长、中国海监北海总队总队长滕征光接到指挥处的报告后,立即向局长王志远做了详细的汇报。一边是十分恶劣的气象条件,险像环生的海区海况;另一边是价值500余万元,凝聚了科研人员几年心血研制成功的我国首个海洋光学遥测浮标,面对风浪,后果未卜。怎么办?领导们处于两难的选择之中。

时不我待,浮标被风暴掠走就意味着丢失、损坏;意味着国家高科技成果将毁于一旦。在认真分析了各种复杂的条件后,经过紧急部署,在确保安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滕征光副局长指示,立即派出大吨位船舶紧急出航,前往事发海域实施搜捞。

7日下午6:30分,“向阳红09”船紧急备航,北海分局指挥处处长杨玉库在码头现场指挥,副处长崔晓军率船任临时船长出航。

风袭海面,白浪滔天。十级风,五米浪,按照计算好的风向、流向,崔晓军指挥“向阳红09”船利用了所用的手段向青岛外海仔细搜寻。浪头一个接一个扑上甲板,船已摇晃到20度,此时全船上下只有一个信念,抢时间、抢速度尽快找到浮标。在与风雨、海浪的紧张搏斗中,在距离布放点7海里处,“向阳红09”船终于发现了浮标。然而,在风急浪高的海况下如何把浮标拖带回去又成了难题。当“向阳红09”船用船艉试图靠近浮标时,船体摇晃着跌入浪谷,而浮标却摇晃着冲上浪峰。风暴中,夜色下,巨大浪差交错覆盖,险象环生。无法靠近就无法系缆,系不上缆何谈拖带?危急中惟一的办法只能在船、标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内,凭借船员高超的船艺抛缆套住浮标。船体在剧烈地摇晃,海浪扑上甲板使人无法站立,崔晓军干脆甩掉鞋,赤脚来到后甲板,指挥船员一次又一次地向浮标抛缆。四个多小时后,“向阳红09”船终于把浮标安全地拖回了胶州湾。

8日上午10时,在胶州湾海面“向阳红09”船将浮标移交给“中国海监22”船实施回收。由于该浮标水下长度为10米,全长14米,给海上回收带来了极大难度。

9日下午2时,记者随同杨玉库处长、中国海监第一支队于海生副支队长乘小船登上锚泊于胶州湾的“海监22”船,在回收实施方案研究中,一个个方案先后被否定,比较可行的是利用船艉的吊车把浮标吊横后置于水面,然后用缆绳系之船艉,以极低速拖带进港后实施回收。“海监22”船船长王桂庭多年来布放和回放过几十个浮标,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他在后甲板现场指挥,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浮标终于被吊横并系上船艉,随后被拖带进港实施了安全回收。当船靠上码头,2.3吨重的浮标体利用船上吊车起吊,同时在码头吊车的配合下,安全地吊放上码头,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经过研究人员仔细检查,发现连接浮标2.5 厘米的钢缆被风浪切断导致浮标流失,标体外部设备有所损坏,其他主要设备基本完好,标体内的仪器仍在正常工作。

在接受采访时,亲历全部搜捞全过程的该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南海所研究员曹文熙博士十分激动和感慨地反复说:没想到,真没想到。北海分局领导和船长、船员们的大无畏精神、高超的技术、船艺,我服了。

摘自《中国海洋报》1432期

2005年8月15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