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为创新合作注入新动力——201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掠影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12-23 11:36:26 

■本报记者高悦

1126~29日,201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海博会)在广东湛江举行。本次博览会以“创新驱动,合作共赢”为主题,聚焦海洋科技前沿成果,搭建海洋经济合作平台,迸发出“海洋+”的创新活力。

上天入海展示科技成果最前沿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海博会军事航天展上,“神舟七号”返回舱、“神舟六号”逃逸塔、“神舟五号”降落伞、“神舟六号”宇航员舱内服、长征三号三级火箭一级发动机等实物展品,吸引参观者纷纷拍照留影。

“海洋二号”卫星也在海博会上登台亮相。“海洋二号”卫星具有全天时、全球连续探测的能力,能够实现全球海洋高精度、多要素同步测量,可获得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浪高、海流和海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要素,为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实测数据。

中国的“上天”技术突飞猛进,“入海”技术也紧追不舍。在中国海博会上,我国海洋科考的“三龙体系”——“蛟龙”号、“潜龙一号”和“海龙”号等潜水器向参观者展示了“真容”。

“蛟龙”号是一艘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设计深度为7000米,20126月,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2014年,“蛟龙”号共完成了19次下潜作业,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11比例制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模型受到参观者热烈欢迎。潜航员傅文韬和唐嘉陵在现场为大家讲述了深潜经历,介绍深海奇特生物,现场观众与学生们纷纷向潜航员提问、合影,现场气氛热烈。

“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潜水器是我国自主研发、研制的服务于深海资源勘察的实用化深海装备。2014年,“潜龙一号”在东太平洋科考作业区完成9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5213米,创造了多项新的工作记录。

“海龙”号无人缆控潜水器是我国自主研制,能在3500米水深的特殊环境下开展海洋调查和作业的高精度技术装备。在中国大洋第30航次科考中,完成了5次高精度海底观测与取样作业,获得高精度摄像资料77.67GB。(下转2版)

(上接1版)

在中国海博会现场,一群穿着校服的小学生四处观看,十分兴奋,充满好奇,特别是看到“蛟龙”号在海底拍摄的图片时,纷纷举起相机。

“虽然孩子们从媒体上多次看到过‘蛟龙’号,但亲耳听潜航员讲解,亲眼看到‘蛟龙’号拍摄的照片,还是令大家感到新奇。”带队老师王义梅说,“通过参观,孩子们会更加了解海洋、关心海洋、关注海洋,为他们树立海洋观打下坚实基础。”

“太激动了!我国海洋科技能够取得这么了不起的成绩,让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在参观中,广东海洋大学学生陈健强特别关注“三龙体系”,潜水器的最大续航能力是多少?怎样保障潜水器在海底通讯畅通?陈健强不时询问工作人员专业问题,并和同学交流观看后的感受。

促进对外经贸合作“漂洋过海来会你”

走进国际馆,身着各式民族服装、笑容满面的外国友人在向观众展示自己国家的特产。塞舌尔的雌雄海椰子勾勒出精美的异国风情,马来西亚的能工巧匠制成的手工艺品巧夺天工,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沁人心脾……各国朋友、商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海博会,期待通过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了解世界。

本届中国海博会全方位、立体化表达出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合作,积极邀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和创新企业参展参会,让国内外参展商、采购商在中国海博会上有更多的交流合作。

虽然是第一次来到湛江,但是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馆旅游领事郑启贤对中国海博会不断称赞。“马来西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国已经成为马来西亚重要的旅游客源地,每年游客近180万人次。”郑启贤说,“中国海博会是中国海洋第一展,我们希望通过中国海博会加强和促进马中两国客源互送、线路互联、市场共享,共同促进两国旅游繁荣发展。”

斯里兰卡红茶又称“锡兰红茶”,是世界红茶市场的佼佼者。在国际馆的斯里兰卡展台上,由斯里兰卡茶商费尔南多带来的“锡兰红茶”,受到了参观者的追捧。“斯里兰卡是世界上第三大茶叶生产国,中国人历来有喝茶的习惯,相信中国朋友会爱上我们的‘锡兰红茶’。”费尔南多说,“过去,我们通过古丝绸之路将红茶料带入中国;现在,我希望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更多的特产通过中国带给世界。”

据悉,本届中国海博会为进一步拓展对外招展招商,在通过拜访外国驻北京使馆、驻广州领馆,到东盟、欧盟国家推介等多种渠道开展对外招商的同时,还在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上发布中国海博会招展招商信息,利用国际平台推介中国海博会,吸引了来自43个国家163家企业参展,比去年增长超过30%

“海洋+”“互联网+”创新特质更显著

遥感监测无人机、海产品加工操作机器人、海洋3D打印产品……中国海博会充分迸发出“海洋+”的活力,注重发挥好科研机构的创新带动作用,举行了2015中国海洋创客节,组织了无人机、无人船展演等活动,展览与海洋科技有关的创意与技术设计创新的最新产品。

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展台上,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展览的遥感监测无人机实物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此次展览的中、短航时固定翼和四旋翼等无人机型,可以根据海洋遥感监测任务要求,配备相机、摄像机、红外线仪、高光谱仪等传感设备,可以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勘探、防灾减灾等领域,特别是在应对溢油、赤潮、绿潮等海洋应急突发事件时,具有环境适应性好、灵活机动性强等优势。

同时,中国海博会还开设了网上中国海博会,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实践成果,使用国内先进的会展系统,通过对会展大数据的分析,科学布局展区板块,科学管理现场活动,使每一位参加中国海博会的人都能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

中国海博会筹委会执行主任、湛江市副市长庄晓东表示,中国海博会着力创新办会方式,通过实体展会和虚拟展会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中国海博会。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